在漆黑的夜空之下,有一位年轻人正一直站在浓稠到几乎化不开的夜色之中。
时值隆冬,哪怕是地处南方,但深山中的天气却也十分阴冷。
因为久久站立,这位年轻人的肩膀上都凝结出不少霜珠。
但哪怕再如何寒冷,这位年轻人还是岿然不动的一直站立着,好似今夜不见到他要见的那人,他就不离去一般。
这位年轻人便是邓艾,而他要见的那人便是诸葛亮。
邓艾为何一直要心心念念见到诸葛亮呢,因为他从诸葛亮近来的举动中,看出了一些蹊跷。
或许在南征之前,不管糜旸口中对诸葛亮如何尊敬,邓艾还是如寻常世人一般觉得诸葛亮并无军略之能。
但在这一年的南征生涯中,邓艾却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了诸葛亮的军略,绝不在当世名将之下,甚至不在糜旸之下。
这样的诸葛亮,会白白坐视汉军陷入死境吗?
当然不会。
邓艾推断诸葛亮很可能在谋划着一个大局,一个足够改变当下南中局势的大局。
正是因为意识到这一点,邓艾才会坚持的守住诸葛亮的帐外。
他知道若诸葛亮在接下来的局势中是执棋者,那么诸葛亮要想下好这盘大棋,他就必须需要一颗不畏艰险的棋子。
为了心中的野望,邓艾不介意被人当做棋子,更不介意冒险。
而就在邓艾久等之下,以为诸葛亮不会见他的时候,杨仪提着一盏微弱的烛火来到了邓艾的身前。
没有过多言语,杨仪对着邓艾微微一点头,邓艾就懂得了这位诸葛亮心腹的意思。
当杨仪转身之际,邓艾就立马跟在杨仪的身后朝着诸葛亮的大帐走去。
不久之后邓艾就来到了诸葛亮的大帐之中,见到了诸葛亮。
在看到诸葛亮的一瞬间,邓艾便下意识地对诸葛亮行礼,而在邓艾行礼之后,诸葛亮摇手驱退了杨仪,让邓艾来到他的身前坐下。
诸葛亮的重视让邓艾的心中暗喜。
其实诸葛亮今夜能见他,就代表他之前心中猜想的一切都是真的。
只是在邓艾坐下之后,诸葛亮并没有马上说话。
他用一双睿智的眼神,不断打量着坐在身前的邓艾,良久之后一声轻叹从他的口中发出:
“你很聪明。”
这本来是一句赞赏,但在诸葛亮的轻叹之下,却让这句赞赏的话语多上了几分其他的意味。
诸葛亮又岂会不懂邓艾的心思呢?
可诸葛亮并没有拆穿邓艾的心思,他在轻叹之后便对着邓艾继续言道:
“当下我军被敌军三面合围,你可有计略助我破敌?”
听到诸葛亮这么说,邓艾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
若没有,他今日何必来此?
邓艾抬起头看向诸葛亮,然后语气激动地对着诸葛亮言道:“敌军虽众,但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
“敌军为彻底围困我军,兵分三路占据着夜郎县通往外方的三处通道。
这从表面上看,是对我军形成了合围之势不错,但若细细思之的话,敌军的这一举措,反而将他们的力量分化为三部。
破一难,破众易。
论整体而言,我军兵力并不占优,可要是我军将力量集中只猛攻一部,先将三路敌军之中的一路敌军彻底击溃,那么敌军的合围之势顿解!”
见身前邓艾滔滔不绝的样子,诸葛亮的嘴角露出笑意。
数月以来,邓艾是众多汉将之中,唯一看出他为何不退兵意图的人。
诸葛亮一开始想的便是让敌军聚集合围他。
只要敌军有这点想法,那么南中内的大部分叛军都会被招引来,让汉军找到毕其功于一役的机会。
诸葛亮从来不担心他无法击败南中叛军。
他担心的只是如之前一般,击败一部叛军后,又冒出一股叛军,让他没办法彻底平定南中从而回援梁州。
除去怀抱着“聚而歼之”的战略之外,诱叛军合围也是一个分散敌人力量的战术。
毕竟夜郎县通往外界的要道有三条,要想彻底困死汉军,必须在三条要道上都放置着重兵。
而这也一定会,将叛军的力量分散开来。
时值隆冬,哪怕是地处南方,但深山中的天气却也十分阴冷。
因为久久站立,这位年轻人的肩膀上都凝结出不少霜珠。
但哪怕再如何寒冷,这位年轻人还是岿然不动的一直站立着,好似今夜不见到他要见的那人,他就不离去一般。
这位年轻人便是邓艾,而他要见的那人便是诸葛亮。
邓艾为何一直要心心念念见到诸葛亮呢,因为他从诸葛亮近来的举动中,看出了一些蹊跷。
或许在南征之前,不管糜旸口中对诸葛亮如何尊敬,邓艾还是如寻常世人一般觉得诸葛亮并无军略之能。
但在这一年的南征生涯中,邓艾却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了诸葛亮的军略,绝不在当世名将之下,甚至不在糜旸之下。
这样的诸葛亮,会白白坐视汉军陷入死境吗?
当然不会。
邓艾推断诸葛亮很可能在谋划着一个大局,一个足够改变当下南中局势的大局。
正是因为意识到这一点,邓艾才会坚持的守住诸葛亮的帐外。
他知道若诸葛亮在接下来的局势中是执棋者,那么诸葛亮要想下好这盘大棋,他就必须需要一颗不畏艰险的棋子。
为了心中的野望,邓艾不介意被人当做棋子,更不介意冒险。
而就在邓艾久等之下,以为诸葛亮不会见他的时候,杨仪提着一盏微弱的烛火来到了邓艾的身前。
没有过多言语,杨仪对着邓艾微微一点头,邓艾就懂得了这位诸葛亮心腹的意思。
当杨仪转身之际,邓艾就立马跟在杨仪的身后朝着诸葛亮的大帐走去。
不久之后邓艾就来到了诸葛亮的大帐之中,见到了诸葛亮。
在看到诸葛亮的一瞬间,邓艾便下意识地对诸葛亮行礼,而在邓艾行礼之后,诸葛亮摇手驱退了杨仪,让邓艾来到他的身前坐下。
诸葛亮的重视让邓艾的心中暗喜。
其实诸葛亮今夜能见他,就代表他之前心中猜想的一切都是真的。
只是在邓艾坐下之后,诸葛亮并没有马上说话。
他用一双睿智的眼神,不断打量着坐在身前的邓艾,良久之后一声轻叹从他的口中发出:
“你很聪明。”
这本来是一句赞赏,但在诸葛亮的轻叹之下,却让这句赞赏的话语多上了几分其他的意味。
诸葛亮又岂会不懂邓艾的心思呢?
可诸葛亮并没有拆穿邓艾的心思,他在轻叹之后便对着邓艾继续言道:
“当下我军被敌军三面合围,你可有计略助我破敌?”
听到诸葛亮这么说,邓艾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
若没有,他今日何必来此?
邓艾抬起头看向诸葛亮,然后语气激动地对着诸葛亮言道:“敌军虽众,但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
“敌军为彻底围困我军,兵分三路占据着夜郎县通往外方的三处通道。
这从表面上看,是对我军形成了合围之势不错,但若细细思之的话,敌军的这一举措,反而将他们的力量分化为三部。
破一难,破众易。
论整体而言,我军兵力并不占优,可要是我军将力量集中只猛攻一部,先将三路敌军之中的一路敌军彻底击溃,那么敌军的合围之势顿解!”
见身前邓艾滔滔不绝的样子,诸葛亮的嘴角露出笑意。
数月以来,邓艾是众多汉将之中,唯一看出他为何不退兵意图的人。
诸葛亮一开始想的便是让敌军聚集合围他。
只要敌军有这点想法,那么南中内的大部分叛军都会被招引来,让汉军找到毕其功于一役的机会。
诸葛亮从来不担心他无法击败南中叛军。
他担心的只是如之前一般,击败一部叛军后,又冒出一股叛军,让他没办法彻底平定南中从而回援梁州。
除去怀抱着“聚而歼之”的战略之外,诱叛军合围也是一个分散敌人力量的战术。
毕竟夜郎县通往外界的要道有三条,要想彻底困死汉军,必须在三条要道上都放置着重兵。
而这也一定会,将叛军的力量分散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