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1980 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过初一(1/3)

小说:国潮1980 作者:镶黄旗 更新时间:2024-06-20 11:58:01
  x,最快更新国潮1980最新章节!

  想必只要是华夏的土地上,无论按照哪个地方的年俗,过除夕都得守岁。

  不过通常来讲,谁也不文绉绉地说这个词儿。

  尤其是孩子们,一般都叫“熬夜”。

  以能熬一个通宵,不眨目眼儿,看到早晨的太阳了,那才算英雄!

  而且谁都清楚,熬到十二点容易,熬到大天亮难。

  盖因此举严重违反了人的生物钟,与人正常的生理需要相悖。

  尤其是凌晨四五点钟。

  这个时候人最困最乏,是瞌睡虫漫天飞的关键当口。

  即便是有心当英雄,但到了这个时间点儿,真能熬过这一关的也是聊聊无几。

  往往功亏一篑的情况倒是多有发生,肯定还是打着哈欠洗漱上床者居多。

  不过这一年,那些跟着宁卫民去日本打拼回来的职工们,及其家属们。

  大多数人却轻而易举的过了这一关,被动的当了一把真正的英雄。

  为什么?

  就是因为他们的家庭都发了笔洋财啊!

  好嘛,想想看,拿的最少的人也从宁卫民手里分了五十万日元啊!

  折算成人民币就是好几万啊!

  在这年头,这样的酬劳那已经不是高的吓人了,而是高的要吓死人!

  谁都知道,这年头京城机关单位捧“铁饭碗”的,一个月工资才百八十块钱。

  这可是一般人半辈子的收入啊!也太多了!

  更别说坛宫饭庄原本就已经属于高收入的单位了,普通员工的收入能超出同行业的好几倍。

  尤其跟着宁卫民出国的这些人员更是有额外的劳务补贴。

  实话实说,谁也没想到,她们的丈夫或者儿子,去了趟日本,该拿的报酬都已经拿了,宁卫民答应给的都给了。

  临了临了,到了年前居然还发下来这么大一笔奖金!

  而且还是纯粹的外汇!

  要说让这些家庭陡然而富,这一点不夸张。

  那自然而然,连挣钱的职工,带着沾光的家属,谁都激动得一宿没睡。

  恐怕就是他们吃安眠药,药效也是要打折扣的。

  不为别的,心里不踏实啊。

  这事儿放谁身上,不觉得心里发慌啊。

  有的家庭,全家老小都绑一块儿攒下的多年积蓄,都还没这么一笔奖金多呢。

  自然让人难免胡思乱想,真要踏踏实实睡得着反而怪了!

  反正不管怎么说吧,就因为宁卫民的慷慨大方,这一宿,比起往年来,京城多了不少被动守岁,能熬到大天亮的人。

  当然,与去年相比,更明显的,还是这一宿燃放的鞭炮数量也多了起来。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改革成效显着,大家今年的小日子过的都不错。

  这诺大的京城很有点普天同庆,歌舞升平的意思。

  尤其临近午夜时分那爆竹简直像开锅似的,响起来就不分个数。

  只听“砰!砰!砰!”,轰雷击浪,响成一片。

  夜明珠,闪光雷,五彩缤纷,二踢脚,老头儿花,纷纷腾空,照得天际明亮。

  马家花园周边的大小住户,就没有不放的,一直放到了凌晨一点钟才算逐渐消停。

  这是什么气势?

  因此即便是没了声响,烟雾也没能很快散去。

  胡同里的纸屑,厚的更是跟积雪似的,踩一脚,能把人的鞋给埋起来。

  这景儿别说松本庆子从没见过,连想都想不出来。

  以至于让她激动带兴奋,大半夜居然冒着风,在当院看了多半个小时满是烟花璀璨的夜空。

  与此同时,也给宁卫民、罗广亮还有沈存这三个大男人忙和的够呛。

  因为天干物燥啊,这些爆竹烟花又没长眼,真打在树梢掉进马家花园。

  或是一个没留神,谁的二踢脚在院儿的空中炸了,有烟火苗儿掉了下来。

  兴许就是一场走水的火灾。

  所以这仨人拿着铁锹和扫把,而且人手一个大手电棒儿,就跟联防队似的,午夜里在黑不溜秋的花园子里巡了俩小时的院子。

  一直等到大部队燃放爆竹的高峰期过去了,他们才算回屋能暖和身子了。

  别说,还真不算白忙,在院儿南处,他们拍灭了一处烧着荒草的火。

  否则恐怕弄不好就得乐极生悲了。

  这也算是家大业大的弊病吧,属于一种常人肯定体味不到的富贵烦恼。

  反正经过这一夜宁卫民是又察觉到了马家花园的一个弊端——照明设备的落后和不足。

  看来,下一步对花园子还得再花钱完善完善,给院子里装上些路灯才是,否则到了晚上就是黑黢黢的看不见东西。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国潮1980,国潮1980最新章节,国潮1980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