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之五好青年 第三八九章 大宋之童贯下东洋(3/3)

小说:大宋之五好青年 作者:木允锋 更新时间:2024-02-19 04:52:16
  

  “另外还有,据我所知女真人已经开始袭扰倭国,甚至有女真船只到达虾夷人的地方,这一点也要让倭人警惕,告诉他们,虽然他们不愿意向大宋皇帝称臣并降为属国,但大宋仍旧会以友邦相待,大宋只是为了给长春真人寻仙药,无意占据倭国土地,大宋会继续与他们进行友好贸易。”

  王跃说道。

  对倭国真没必要急着征服。

  要知道那里至今还是大宋主要人才来源呢!

  对付友好邻邦可以搞人才贸易,但对付属国就不能明着干了,之前对西夏的马匪袭击也已经叫停……

  当然,主要是收获越来越小。

  毕竟时间久了,人家就有有效的应对措施了。

  现在主要人才来源一是倭国二是高丽,但也越来越少,这样支持倭国征讨虾夷还能再收一波虾夷人才,话说王跃现在为了大宋的人才交流煞费苦心,要知道现在不仅仅是划船,就连北方开荒地上也开始使用。当然,都是做手术的,这一点是强制性的,王跃每年派人专门在各处检查,只要发现没做的,其主人要受到重罚。

  这也是必然的。

  毕竟大宋经过公田法之后,短时间内真没有向外移民的动力。

  实际上大宋内部民兵们,也已经开始加入争夺人才的行列。

  目前大宋的土地制度就是按照人口分配土地,原有土地分完之后,每增添一口人就会获得一块开荒地,然后自己开荒并且十年内免租,就算本地没有,也会在最近的地方分一块,但是分在哪里就成了哪里人。

  这个制度合情合理。

  但是……

  不合适。

  分到邻村还好,多走几步也就去开荒了,但分到临乡甚至临县的谁去?

  新增的人口成年了,娶妻了,当然可以搬到他自己的土地上,可是没成年时候怎么搬去开荒?

  这样买个农奴就很划算了。

  把农奴扔过去开荒,收获的粮食除了农奴自己吃的,剩下全都给主人,等主人的儿子成年了,再分家搬过去,至于农奴,没累死的当然可以再卖,因为农奴价格正在持续上涨,所以这就相当于长期投资了。但这样就导致了农奴成了抢手货,塞外的属国们为了开荒大规模收购农奴,内地的民兵们也在抢农奴,就是工商业因为被禁止使用所以没加入。

  人才交流日渐繁荣。

  然后开拓人才来源也就成了当务之急,目前所有向外跑的,无论是开拓团还是海商,甚至海外驻军,全都在兼职这个。

  这时候已经有海商开始从东非往国内运输人才了。

  每一个港口的人才市场都是人头攒动。

  大宋以及明辽奚汉等属国,正在如同一个巨大的漩涡般,把周围那些乱七八糟国家的人口抽空,而王跃的新增人口分地方式,也正在把农业人口不断向那些没有开发出来的荒地稀释。同样因为工商业的扶持,再加上他严格控制下的粮食价格逼迫,越来越多想赚更多钱的原本农业人口,也正在涌入工商业,甚至涌入海外开拓。

  海外开拓最赚钱。

  种粮食一年也就能混个温饱,最多再攒下十贯八贯,毕竟粮价太低了。

  到工厂做工一年能攒下二三十贯,毕竟粮价太低了。

  而开拓团招人全都是按照正规军的军饷,而且提供从装备到饮食,甚至还可以自己抢,还有奖金,一年下来起码上百贯收入,这还只是就近的,主要是去台湾的开拓团。金钱是最好的推动力,种田最不赚钱,就是能温饱,做工比种田强的多,而出去当开拓团的收益又遥遥领先,甚至比当兵都强,就是比当兵更危险而已。

  毕竟当兵这时候已经基本上不打仗了。

  而且当兵的保障齐全,装备精良,很少会真正披荆斩棘,就算打仗伤亡率其实也很低。

  但当开拓团却不一样。

  那是真正要去披荆斩棘,天天和那些蛮夷交战的,一年收入低于一百贯,真的就没什么吸引力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宋之五好青年,大宋之五好青年最新章节,大宋之五好青年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