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南京 后记与本书相关的一切(3/4)

小说:我们生活在南京 作者:天瑞说符 更新时间:2022-04-07 02:24:04
  

  大概爬了十分钟,半夏估摸着有七八层楼那么高,脚才触到地面,地上厚厚一层灰。

  井底几乎一片漆黑,女孩打着手电,左右张望。

  她置身在一条狭窄的甬道里,只有几十厘米宽,堪堪容纳一个人通过,两侧都是高墙,往前走两步,半夏就发现左边的墙上有一个硕大的红色按钮——有饭碗那么大,散发着红色的荧光,非常醒目。

  她试着拍了一下。

  头顶上有灯光闪了闪,然后周身大亮。

  原来是个电源开关。

  半夏关闭手电,再次打量周围的环境,她原以为自己所处的甬道通往第一基地的入口,实际上这条狭窄的甬道就是第一基地的全部,往前看十几米这条路就到头了,是死胡同,而两侧的墙壁上嵌着显示器、按钮、旋钮、拨杆,显然是操作面板——这就是传说中的第一基地,看上去简陋、粗糙、到处都抹着灰色的水泥,连张椅子都没有。

  白杨跟她说过,第一基地内有简单而全面的操作指南,放只猴子进去抖一抖,它也能学会怎么让基地运转起来。

  果然,半夏注意到左侧的墙壁上有字,橙色加粗。

  “首先,请将拨杆推到上方。”

  提示语底下是一只粗壮的黑色拨杆,就像是客机的油门推杆,女孩用两只手握住它,用力往上推。

  推动的过程中她听到墙壁内传来“咔嚓咔嚓”的声响,不知道是什么机关在启动,她把拨杆推到上方,看到另外一行字:

  “计算机保护盖已打开”。

  开启计算机保护盖后,墙上有一条粗长的箭头往前指,指向第二条提示,“第二,请把旋钮逆时针拧向左侧。”

  半夏依言将提示语底下的旋钮拧好,拧到左侧后旋钮转盘上出现一行小字“电源已接通”,再沿着箭头往前走一步,看到第三条提示。

  “第三,请将拉杆拉到下方。”

  半夏用力把拉杆拉下来,相当费劲,拉到底之后“咔哒”一声响,墙壁内响起“嗡嗡”的声音,仿佛有马达在转动,墙壁内好像藏着一个轮机舱,齿轮、曲轴、链条,什么声音都有,半夏好奇地贴着耳朵听了一小会儿。

  果真如白杨所说,基地内的操作是傻瓜式的,受过训练的猴子也能熟练掌握,设计者们生怕她遗漏了信息或者看不清楚字迹,每一条提示都橙色加粗,箭头一步一步地指出操作步骤,而需要她操作的也就那么几样,不是拉一下就是推一下,好似人类早年把猩猩送上太空,让猩猩操作飞船,也是拉一下或者踩一下,踩对了就有香蕉吃。

  与表面上的简洁相对应的,是墙壁内看不见的复杂,为了保证第一基地的可靠性,工程师们大量使用坚固的机械结构,这些粗壮的金属机关泡在润滑油里,能抵抗台风、地震,甚至爆炸的冲击波,很多年都不会损坏,而再启动它们也很简单,就像用摇把发动柴油拖拉机——只要用力就可以了。

  大力出奇迹。

  半夏把最后一条提示下的拉杆拉下来,再把断开的线缆按照颜色分别插好,几秒钟后,另一面墙上的显示器慢慢地亮起来。

  她转过身来,面对墙壁上的显示器屏幕,正想操作一下。

  突然头顶的扬声器立有人说话,把她吓一跳。

  “Hello!”

  半夏吃了一惊,抬起头张望。

  “H……Hello?”

  “您好,欢迎进入第一基地,我是天猫精灵。”

  ·

  ·

  ·

  “天猫精灵?”

  客厅里的所有人以不可置信的眼光扭头望向赵博文,老赵一脸无辜地望东望西。

  “你们送到末日去的那个人工智能,那个AI……”白震伸手指向冰箱上的白色音箱,“就是它?舔毛精灵?”

  “我们测试了市面上所有成熟的自然语言识别AI,天猫精灵是表现得最好的。”赵博文两手一摊,表示矮子里面拔高个,不是他对天猫精灵情有独钟,奈何友商不争气。

  “第一基地里就只有这个人工智能,但是它好像也不太智能。”录像中的女孩接着往下说,“不知道是本来就这样还是坏掉了,它在大多数时候只会跟你打招呼,就像这样……”

  半夏偏头冲着屏幕外边喊了一声:

  “天猫精灵,你能把灯光调亮一点吗?”

  几秒钟后,有画外音回答:

  “您好,我是天猫精灵,如果您想获取纸质报告,显示器下一号保险柜里有纸质报告,若没有请重启打印机,如果您想获取媒体数据,二号保险柜里有机械硬盘与光盘,如果您想开启卫星传输,Ka/Ku波段请摇动一号把手,X/S波段请摇动二号把手,短**段请摇动三号把手,如果您不确定是哪个波段,请摇动所有把手。”

  “你能把灯光调亮一点吗?”半夏重复了一句。

  “您好,我是天猫精灵,如果您想获取纸质报告,显示器下一号保险柜里有纸质报告,若没有请重启打印机,如果您想获取媒体数据,二号保险柜里有机械硬盘与光盘,如果您想开启卫星传输,Ka/Ku波段请摇动一号把手,X/S波段请摇动二号把手,短**段请摇动三号把手,如果您不确定是哪个波段,请摇动所有把手。”

  “瞧,在大多数情况下它只会说这个。”女孩耸耸肩,随手晃了晃一大叠纸质报告,“我觉得它也蛮可怜的,在地底下憋了二十年没人跟它说话,可能憋出毛病出来了……至于这个报告,我也拿出来了,不过看不明白。”

  “所有的报告都长这样,你们看看,或许能明白是什么意思。”

  她把手里的报告展开,凑到镜头前,白色的A4纸上只有两个词。

  黑体,加粗。

  STOP VVVLBI。

  ·

  ·

  ·

  第一基地的设计师们考虑得很周全,数据以多种形式备份存储,有纸质报告,有硬盘光盘,也有卫星数据链,甚至每个波段的卫星天线都准备好了,半夏记不清楚中继星是在什么频段上工作,于是她把所有的天线都摇了起来,你很难说这玩意究竟是先进还是落后,它是高速数据传输链路,是现代通信工程的技术结晶,但天线的高度和指向还得靠一个大舵轮手动调整。

  天线究竟安置在什么地方不知道,它们可能隐藏在头顶某栋大楼的楼顶上,平时缩在水泥管道里,有人启动才探头,这东西可能年久失修锈迹斑斑,所以摇起来才那么费劲。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们生活在南京,我们生活在南京最新章节,我们生活在南京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