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纪事 第七百一十八章 我不出头谁出头(2/3)

小说:侯门纪事 作者:淼仔 更新时间:2022-07-07 10:11:19
  

  太后恼火上来:“忠毅侯带队我说错了吗?怎么又成了我偏心他?”

  皇帝好笑的来劝:“父皇母后不要争,我是来商议事情,不是请你们争执,再说钱的事情上,我决定给元皓加些。”

  太上皇睁大眼睛:“加多少?”

  太后睁大眼睛:“不给太子加吗?”

  闻言,太上皇揶揄道:“给太子加,自然要给加寿加,给加寿加,没有不给忠毅侯加的理儿,等忠毅侯加过,执瑜执璞能不加吗?是了,二妹得给她加上,她刚寻到女婿,一定是缺钱用的……”

  听到这里太后笑了起来:“那女婿难道不花钱?倒寻到女婿,二妹缺钱,太上皇你又说错了。”

  “意思没错!我的意思就是元皓添了钱,你的儿孙们没有添,你能答应?”

  眼看着又要争起来,皇帝再次把他们分开,笑道:“听听我说话,等我走了,再辨不迟。”

  “你说!”太上皇又一回聚精会神。

  “加多少!”太后也攒足精神模样。

  皇帝忍住笑:“太子原先是一百二十两每月,给他添到一百六十两,元皓跟太子同例。”

  太上皇天天说元皓没钱,是他疼爱外孙的心,总想把自己的钱给元皓用,指望皇帝出的心,太上皇从来没有过。

  皇帝只要加,太上皇就满意,听到比原先加三分之一出来,太上皇笑容满面:“好好,皇帝你受累了。”

  皇帝说声不敢,再来安抚太后:“忠毅侯夫妻一路辛苦,太子也好,齐王也好,大学士和二老王都有进言,他们与别人不同,他们夫妻也加四十两。”

  “好好,”太后心满意足说出两个好,第三个好还没有出来,太上皇拦住她:“哎,你慢点儿说,还有你的大孙子没出来,你把好说完了,后面抱怨上来,不是成了自己挤兑自己?”

  太后把手中帕子一摆,看样子是想掷一把,但刚抬起来,自己没忍住,为太上皇的话扑哧一乐,帕子变成掩在唇上,借着这掩饰大笑几声,太后道:“依你,也是,我全听完了再夸不迟。”

  她命道:“皇帝你说,少了别人的我可不答应。”

  太上皇又来取笑她:“为国库想想,不要贪心不足。”

  太后眼睛圆睁:“为国库想想只有好吧?元皓为首,是个官儿来着?”她不记得了,看向皇帝。

  “胖队长。”皇帝回的凑趣:“那县令叫莫大梁,公文已到京里,说明年还想请胖队长去当队长,上奏章问行不行。”

  太后喜笑颜开:“这队长一当,灾一救桥一修,省了国库多少银子?我记得有一年赈灾,走一批物资就是几十万,上百万的也不稀奇,元皓省下许多,国库喜欢还来不及呢。”

  “是是,”皇帝心领神会状:“我出心甘情愿,给他们添钱也心甘情愿。”

  太上皇和太后齐声笑道:“这就对了!分明给你省钱了不是?”

  皇帝愕然一下,也放声大笑起来。

  ……

  “果然母后是偏心的,你是怕我除了元皓,别人不给钱吗?”笑声止住以后,皇帝也同太后开句玩笑。太后对太上皇一指:“真正偏心的在那里,他偏心元皓,我不能同他抢,只能把心放在加寿他们身上。”

  太上皇慢腾腾:“先有加寿?还是先有元皓?”太后装没有听见。继续追问皇帝:“给寿姐儿多少,给二妹多少,我的小六,添上钱没有?”

  “加寿和别人不同,加寿与忠毅侯夫妻同例。别的人,在旧例上各加二十两,这里就不分您的孩子,和别人的家人了,您看行不行?”皇帝陪笑。

  “行行,有得添就是你想到了,你又劳神了不是?”太后也是一样,有增加的就满意知足。

  皇帝又说一件让他们开心的事情:“桥的名字也定下来,就用太子他们上奏的,以元皓为名,名叫元皓桥。”

  太上皇没有立即高兴,而是难得的为元皓谨慎起来:“你妹妹说,这桥应该叫慈恩桥,说是我给元皓许多的钱压包袱,元皓花不了,带着又累,所以修座桥。”

  这话皇帝已经听到过,又听一回还是没忍住笑意:“瑞庆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淘气却不曾改变。”

  “话是淘气的,但也有道理。她是怕有人针对元皓,认为这是揽名声。我虽不巴着叫什么慈恩桥,但起名元皓桥,后面不会有什么事情出来吧?外省的官员,现在还弹劾镇南王的有多少?”太上皇面色有了一沉。

  皇帝轻轻松松:“父皇放心,这桥以元皓为名,是我深思熟虑过的。由此而出来不止一道圣旨,也打算快马发往各处。外省受灾地方不仅仅是水,还有几处雨水不调,闹了粮荒。正好以元皓为例,凡是修桥修路的,修缮,命当地官府呈报上来表彰。解桥路之困,以出钱最多的人命名。开仓放粮的救助在一百人以下的,命当地官府呈报至省表彰。在一百人以上的,呈报至京里表彰。这桥,还一定要叫元皓桥才行。”

  “这样办行,”太上皇和太后不易察觉促起的眉头松驰下来。太上皇打发人出去,让镇南王夫妻进宫谢恩。镇南王夫妻不会吹口气儿就到面前,也说不上皇帝在这里等待他们,是话还没有说完,皇帝继续坐着,话题又回到一开始说的阮英明身上。

  “父皇在位的时候,允许我设立门下之人,外省起了一个称呼叫太子党,听上去跟我拉帮结派似的。苏先、柳至和忠毅侯他们三个为首,听命与我,出京办差也不走章法,外省的人怕他们,京里贪赃枉法的也怕他们。如今这怕,又重新出来,让我重温一回,还是到了太子面前。”皇帝有了嘘唏。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侯门纪事,侯门纪事最新章节,侯门纪事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