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 第三百零六节 京师(六十三)(1/2)

小说:临高启明 作者:吹牛者 更新时间:2023-05-18 17:53:56
  x,最快更新临高启明最新章节!

  飞镖滑出指缝,镖尖保持水平线上,凌厉,稳定,拉出低平弧线。

  洞烛先机,镖去如电逝。

  钢镖掷出瞬间,手臂如果顺投掷方向伸展,力量会由肩部传导至关节,长久会伤害肘腕,发镖需卸力。

  动作看似简单,实则需要千百次的反复锤炼,才能做到收发自如。

  廖三娘右腕旋勾,卸掉抛力,顺势转至胸前皮带一抹,第二支钢镖入手,形成动作闭环。

  几乎同一时刻,一个男子自身前树丛冲出,刚一跃出,感觉眼前一花,镖影噼面。

  四米距离,镖劲足以扎透木板。

  第一镖射入锁骨上方。

  第二支镖紧随而至,打中坚硬额骨,镖尖在圆滑的颅骨板壁上砸出小坑,滑脱崩飞。

  七两重镖,砸的汉子头颅向旁一歪,露出侧脸。

  第三镖出手,射的极准,发力极正,打在颅骨翼区,即太阳穴位置,此处骨壁厚度只有一毫米,钢镖穿透骨壁,扎入脑内很深,击穿脑膜中动脉,造成颅内出血,大量出血很快形成血肿。

  汉子两眼一下变得血红,似乎想要前冲,但颅压升高,压迫神经,机能已被影响,身体不受控制,身子侧歪,失去平衡,向前扑倒。

  奔跑的惯性,让他跌倒后以脸抢地,脸在地上蹭出半米浅沟,磨烂半边面孔。

  汉子倒下,露出身后脸色错愕的同伴。

  廖三娘没有留给第二个人反应的时间,持镖手略一顿,控制下节奏,待第一人倒下,第二人露出上身,三镖连发。

  两镖取胸,一镖取咽喉。

  噗噗噗三声,一镖扎入腹部,二镖扎入胸腔,三镖扎入咽喉。

  一子三镖,镖无虚发。

  六镖连发,身形不移,手势、方位不变,以静打动,利于发力、测距、取准。

  镖伤不足致命,男子仍可行动,他肾上腺素释放,压制疼痛,持刀继续向前疾冲。

  廖三娘双刀一分,前踏两步,两人对向接近。

  廖三娘柳叶双刀的刀身窄狭,刀头尖锐,以利刺击。

  男子单手持腰刀侧砍,行动之间,卡在喉部环状软骨的钢镖颤动,镖尖刺激伤口和呼吸道,无法抑制生理反应,汉子呼吸一窒,手一抖。

  廖三娘双刀斜挺,两刀一接腰刀,感觉刀上虚软,知道敌人因伤动作变形。

  廖三娘四十五度偏向进步,双刀左右分开,左刀向后拖带开敌人腰刀,右刀贯力正刺,勐戳咽喉。

  刀尖贯穿喉结,在男子咽喉戳出一个开放性巨大伤口,敌人身体在冲刺的冲击下向后跌倒,喉咙伤口被鲜血灌满。

  男子无法呼吸,撒手扔刀,捂住脖子,咳嗽一下,嘴和伤口同时喷出血来,向后跌倒,手捂颈部,痛苦挣扎。

  廖三娘垫上一步,双刀左右分刺,将地上中镖的两人补刀刺死。

  身后沙的一响,声音细微,是发足踩踏落叶之声。

  廖三娘迅疾转身,眼角余光中,一道虚影袭来,无法看清何物。

  人类视觉特点,动态视觉下不存在绝对清晰的瞬态,运动物体的印象,本就模湖。

  廖三娘双刀外挂格挡,刀背撞上来物,当一声撞开,是一枝前重后轻,两头梭形,七十厘米长铁标枪。

  一面绘着龇牙勐虎的中号圆形藤牌从树后骤然跃出,突现面前。

  盾牌有长、圆两种,尺寸有大、中、小三号,战阵多用大牌,能够遮蔽全身,私斗多用中牌。

  明初,北方无藤,用柳木蒙皮革制盾,颇为笨重。

  南方多用藤牌,藤牌轻灵,可于泥雨中使用,除无法抵挡铳子,弓失、刀枪皆可防御,后南北皆用藤牌。

  藤牌无标枪不能杀敌,牌手必带标枪,如练双刀必带飞镖。

  水浒传中的飞天大圣李衮,使团牌,背插二十四杆标枪,以明时牌手为原型。

  牌手实战携标枪两枝,战斗时右手持标枪,腰刀横在藤牌挽手之上,用手腕、小臂抵住,待敌接近,投掷标枪夺敌眼目,迫敌人格挡,乘缝抽刀近身搏杀。

  投枪、抽刀,两个看似简单的连续动作,却是难点,因牌手忙乱,常难以衔接,贻误战机。

  两人距离不远,牌手标枪投出,右手在盾后向上一推,抽出腰刀,动作流畅娴熟,是个好手。

  藤牌腰刀,用法与岳飞的旁牌、麻扎刀相同,训练时竖立四根木棍,模拟噼砍马腿。

  如无必要,牌手不会敞开盾牌或用盾牌边沿进行攻击,失去防护本意,得不偿失。

  廖三娘快步接敌,左刀向前一点,作势刺杀,虚晃一下,使对方举牌防御。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临高启明,临高启明最新章节,临高启明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