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 第二十六节 贸易协定(3/3)

小说:临高启明 作者:吹牛者 更新时间:2021-11-17 15:56:12
  

  “有什么为难之处,尽管道来。”

  刘三定了定神:“这件事情,不在我等的权限范围,要请示上面才能决断。”

  李洛由点头表示理解:“需要多久?”

  “三五天光景便有结果。”

  “好,若是直接卖枪炮不便,能否代办炮厂?”李洛由又把第二个要求提了出来――其实这才是他的真正目的:既然卖武器是大事,帮助造枪炮恐怕也得“上面”决断才行。

  “你的要求,我一并呈报上去。”刘三苦笑道,“此事事关军国大事,望李东主见谅。”

  “省得,省得。”

  随后就是李洛由的贸易特权要求。临高这里是自由贸易,目前进口税全免,出口则部分免税。谁来贸易都不成问题,李洛由不是搭船来的小商人,他的手面大,实力强,要求的是贸易特权。

  具体说来,是“澳洲货”的独家出口权。主要是澳洲的玻璃镜子。李洛由准备运销到南洋和印度去销售。而后者,他还准备通过果阿这个窗口向欧洲销售。

  欧洲的威尼斯玻璃镜举世著名。不但价钱奇高而且产量有限。临高这里发卖的澳洲玻璃镜似乎源源不绝,价钱上要比威尼斯玻璃镜要便宜的多,特别是临高最近通过广州的渠道开始大规模销售价格便宜的各种材质玻璃镜粉盒,在价格上更有杀伤力。

  这种粉盒体积小,重量轻,一艘海船能够运输大量的货物,即使加上长途货运的成本,运到欧洲销售也能获得100%以上的利润。

  这种小件高价的商品甚至都不需要运到欧洲就能赚取丰厚的利润。海船在前往欧洲的沿途各个贸易港口就能换取其他商品。实际上李洛由也根本没想过要直接运到欧洲去,他的打算是将这些澳洲货一部分销往果阿,再由葡萄牙商人运销到印度、红海沿岸、东地中海地区,一部分交给夸克,让他运往苏拉特,直接倒卖给当地的英国商人。当然这个秘密是不能说的。

  “我愿意每年包销十万个,其中瓷得五万个、漆器三万个,其他二万个。”李洛由说,“价格按照你们在广州的零售价的五折。”

  “太便宜了……”李梅直接摇头。李梅当然不能同意――目前紫诚记给高举进货价是零售价六折。如果给李洛由五折,他翻手投到国内市场上就能让高举的这块买卖一败涂地。李梅做生意的时候最恨也最怕的就是“串货”,经销商利用地区价格差倒货,最后把价格做得稀巴烂,谁也赚不了钱。

  “打通欧洲的渠道,五折的价格不算为过,再说我要用船运到葡萄牙去,万里迢迢,风波险阻。”

  “您的船用不着到欧洲,”李梅差点说出“其实你根本没到过葡萄牙”这句话来,后来一想还是算了,要留有面子。“只要运到果阿或者苏拉特就能脱手了。”

  李洛由的笑容有点呆滞了。在大明知道果阿或者苏拉特的人几乎是不存在的。大明的海商很多,但是不是去日本就是下南洋,他们对马尼拉、巴达维亚这些地方很熟悉,但是对印度航线就一无所知了。

  “再者我们在果阿的航线上已经有了一个贸易协定。”李梅还记得去年和李华梅签署的临高-果阿的航线垄断权协定。这个协定还有几个月才到期,而且商业部门总得意见是不再给予贸易垄断权,而是采取自由贸易的政策。但是这个垄断权的说法可以以此来提高自己的价码。

  双方就这个问题展开了冗长的谈判。最后达成了和李洛由的贸易协议,李洛由可以运销一切穿越集团允许出口的商品目录上的产品销往除南直隶、两广以外的地区,包括辽东;这些商品的折扣与给予高举的折扣一致。

  “这样的话我的成本就比高举高多了。”李洛由对这个条件不满,“我花在道路上的花销比他大得多了。”

  “如果他要把货物运到辽东或者京师去卖的话,一样要支付运输成本。这点上你们的条件是一样的。”李梅道,“距离就是利润,距离就是价格。您和所有的商人都知道。”

  销往苏拉特和果阿的商品,穿越集团给予额外的0.5的折扣。这笔折扣采用返利的模式。即李洛由在采购的时候支付全价,一个财务年度结束之后再将这笔折扣返还给李洛由,至于使用货物、现银还是流通券,悉听尊便。

  外销苏拉特和果阿的商品,必须在前一年的十一月签订第二年的贸易协定,具体规定订货数量和种类,穿越集团给予其10%的上下浮动额度。如订货额超出浮动额度,超出部分的返利折扣取消。

  同时规定内销货物,按照大明的商业习惯,三节结账。外销货物,采用现金结账的方式。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临高启明,临高启明最新章节,临高启明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