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第六百五十七章 殿议(2/3)

小说: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作者:墨观澜 更新时间:2024-01-29 11:59:34
  

  正侍立于新君朱瞻坤身旁的雨化田也适时地开口道,“奴婢有本上奏。”

  朱瞻坤点了点头,“讲!”

  “前日审查楚王之时,楚王府长史的一名亲随,不忿于楚王与其麾下众佞的悖逆之事,前来首告,并附有楚王长史的手书一封,其中乃是其购买炼制毒丹的药材。”

  雨化田说着从袖中取出了一个奏本。

  似乎是查有实据,含元殿内的嘈杂声音渐渐平息下来。

  所有人都想继续看看事态的发展。

  暗六部之中的两部都有证据,这件事情的真实性已经上了好几个档次了。

  朝中的文官尚没有察觉,常和暗六部来往的大理寺少卿狄知远却已经察觉到了异常。

  暗六部之中,六五神侯诸葛正我正在满世界追杀元十三限,不在京中。

  六扇门总捕头,以徐福为磨剑石破入法天象地境的柳独峰,还在北境养伤呢!

  而锦衣卫四大指挥使也不再京中。

  暗六部之中,剩余的领袖,就剩下站在大殿前列,老神在在,冷眼旁观的长平郡王、护龙山庄庄主铁胆神侯朱无视。

  但是看他的这个模样,显然不愿意掺和到这件事中。

  也就是说,现在东西两厂的情报,无人可以反制。

  “下官有一问,请问曹督主。”

  就在众臣接受这个事实的时候,大理寺少卿狄知远站出来了。

  原本郁郁不得志的并州法曹,在被杨清源调入京师之后,便展现出了惊人的成长,无论是断桉问罪,编纂律例,还是政治眼光,决策能力都有不小的进步。

  原本跟随杨清源的四年时间,狄知远一直在积累。

  但当杨清源因为周明生离开京城之后,狄知远和宋惠父便撑起了大理寺的大旗。

  四年积累,厚积薄发。

  宋惠父主刑侦断桉,狄知远在辅助断桉的同时,还负责起大理寺的日常事务。

  在杨清源不在的时候,狄知远便是大理寺的掌门。

  如今更是被提拔为大理寺少卿,代杨清源执掌大理寺。

  从两榜进士到正六品并州法曹,狄知远花了近十年。

  从正六品的并州法曹到正四品的大理寺少卿,狄知远字只花了五年。

  曹正淳眼神复杂地看向狄知远。他其实真的不愿意和大理寺、杨清源为敌。

  无论是因为是见识过真武道尊的手段,还是从他的本心出发。

  曹公公待人礼貌,但是一般的文官却看不上阉人,特别是因为生理缺陷,导致大部分宦官身上都有一个怪味,虽然曹正淳已入洞玄,早就没有了这怪味,但是依旧会被人嫌弃。

  而唯独深受杨清源思想影响的一三系,包括王华、李寻欢、姚节等人对于曹正淳都是礼仪周全。

  无论是不是表面上的,对于曹正淳来说,他都是承这个情的。

  宦官能有什么**,无非就是权力、财富,这些曹正淳都有,那就只剩下尊重了。

  若是未来由一三系掌权,对于曹正淳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他现在没得选,任由他武功高强,都只是依附皇权的存在,对曹正淳来说,没有什么是比他的小命重要的。

  对于他来说,忠于天子就行,至于天子是什么人,反倒是其次的,

  “狄大人有话请讲。”

  狄知远也没有丝毫的客气,直接单刀直入。

  “根据大理寺的情报,那一枚督主口中的‘毒丹’是由药王孙十常所炼制,您亲自负责押送的,而且还引起了江湖中人的争相抢夺。这恐怕难以令群臣信服吧!”

  如果这是毒丹,那何须药王亲自来炼制?!

  如果这是毒丹,那江湖中人为什么又要争相抢夺?!

  如果这是毒丹,那押送毒丹的曹正淳就是毒杀先帝的帮凶。

  曹正淳的说法,从逻辑就有着明显的问题。

  面对狄知远的质疑,不管是天子还是原本的太子党死忠,都没有开口。

  一旦他们开口,这件事情在中立大臣的眼中就会变成,天子以东西两厂为凶器,网罗罪名,戕害手足,还让先帝蒙冤。这无疑不是朱瞻坤想要的效果。

  曹正淳执掌东厂多年,自然不可能这样被问道。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最新章节,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