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 第二百九十六章 历史被人从身后踹了一脚(1/3)

小说:走进不科学 作者:新手钓鱼人 更新时间:2023-12-19 07:58:12
  “.......”

  实验室内。

  随着这声‘啊咧咧’的出口。

  所有人的目光近乎同时投到了一旁的小麦身上。

  只见此时此刻。

  上上一章某个笨蛋作者没安排出现、但上章却瞬移到了现场的小麦正站在桌子一旁,一动不动的盯着某个方位。

  嘴巴微微张开,一脸见了鬼的表情。

  见此情形。

  法拉第不由放下手中的工具,对小麦问道:

  “麦克斯韦同学,你怎么了?”

  法拉第的声音将小麦的思绪拉回了现实,只见他先是张了张嘴,看起来好像想说些什么。

  但迟疑数秒,还是摇头说道:

  “没什么没什么...抱歉,法拉第教授,似乎是我出现了错觉.....”

  随后小麦上门牙咬着下嘴唇,犹豫片刻,指着真空管补充道:

  “法拉第教授,我能上手试试这套设备吗?”

  法拉第抬头看了眼这个有些社恐症状的苏格兰年轻人,神色若有所思。

  直觉告诉他,这个年轻人似乎发现了某些异常。

  不过小麦显然对于那个未知的异常没什么把握,所以才提出了上手设备的想法。

  如今法拉第已经把小麦当成了自己的半个徒弟,加之此时该采集的数据都已经采集完毕,因此他便很大方的一挥手,说道:

  “没问题,你尽管用吧。”

  小麦朝他道了声谢:

  “多谢您了,法拉第教授。”

  高压线圈的电压负载很高,再次激活需要一定冷却时间,小麦最少还要个三五分钟才能重新启动真空管。

  因此趁此空隙。

  法拉第和高斯等人重新将视线转移到了那份计算结果上。

  “1.6638*10^11C/kg.......”

  看着面前的这个数字,高斯沉默片刻,对法拉第问道:

  “迈克尔,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个比值应该比氢离子的理论数值要大数百倍?”

  法拉第闻言摘下眼镜,用力揉了揉鼻翼,轻呼出一口气:

  “准确来说,要接近一千倍。”

  “一千倍吗.....”

  高斯瞳孔微不可查的一缩,再次看了眼手中的算纸:

  “也就是说...我们就这样发现了比原子更小的物质?这...这.......”

  法拉第看了眼自己的老友,没有说话。

  在这个圣诞夜后的清晨,三位站在科学界顶尖的大佬同时沉默了。

  原子。

  纵观古今中外的文明史,与原子相近...也就是代表着世间万物最小构成的概念其实并不少见。

  例如在公元前五百年,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就提出过最早的原子论,称肉眼可见的一切都是由某个极小的“质子”组成。

  华夏也有不少先贤认为,世间万物乃是由无数颗粒组成的实物。

  但另一方面,这种认知更多的属于哲学范畴,而非科学。

  也就是他们认为世界万物可以细分成比尘埃还小的粒子,但这些颗粒具体直径多少、属性如何他们就不得而知了。

  近代原子理论真正的建立者,乃是英国人约翰·道尔顿。

  在拉瓦锡发现了氢气后,人们发现两份氢气和一份氧气化学反应正好消耗完生成水。大风小说

  超过这个比例可能会有氢气多余,可能会有氧气多余。

  也就是说氢气和氧气在某个单位上,以2比1的关系发生了作用。

  人们一直在寻找这个最小单位,一开始是元素级别,后来道尔顿在1803提出了原子概念。

  当时他提出了一个理论:

  物质均由不可见的、不可再分的原子组成,原子是化学变化的最小单位。

  另外,他还测定了各元素的原子量——虽然有些是错误的。

  这个概念要一直持续到1897年才会由jj汤姆逊再次刷新,而他的步骤便是老汤等人今天所用的真空管实验。

  当然了。

  真空管实验计算出的是电子的荷质比,电量还是由此前提及过的密立根所测定,此处就不多赘述了。

  与此同时。

  在**汤姆逊测出荷质比的那个时代,阿仑尼乌斯已经于1887年提出了电离理论,可以计算出氢离子的荷质比。

  **汤姆逊的测量结果要比氢离子大接近2000倍,这无疑是个涉及到量级概念的结果: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走进不科学,走进不科学最新章节,走进不科学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