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河卒 第一百四十八章 李姑娘(2/2)

小说:过河卒 作者:莫问江湖 更新时间:2024-03-25 05:34:04
  

  齐玄素却不知道,仍是不赞同道:“不是在白帝城见识过了,花团锦簇,烈火烹油,一派富贵气象。”

  “那次是查案,本就天黑,又是死尸又是灵官,能看得出什么?”张月鹿说道,“我们也不是光明正大地过去,偷偷地过去,不要让人察觉。”

  齐玄素只觉得这是个馊主意:“偷偷过去,不被发现还好,一旦被发现,那可真是黄泥落进裤裆里。”

  张月鹿道:“你这种老江湖,难道连行院都没去过?”

  齐玄素正要说话,忽然想起自己还真去过一次,不是白帝城的那次,而是他杀沈玉崒的时候,就是在江州的一家行院之中。

  齐玄素砸了咂嘴,只得用另外一个理由遮掩过去:“行院就是个销金窟、无底洞,太子进,太监出,我可没那么多太平钱去挥霍。”

  “说的是啊。”提到钱,张月鹿也要气短,忍不住感慨一声,“太平钱,太平钱,总也不够花。”

  齐玄素试探问道:“那……我们不去行院了。”

  张月鹿有些迟疑不定,毕竟这不是什么很紧要的事情,只是她少时的一个想法,关键是这趟回家已经让她花了小半积蓄,囊中无钱,底气也不大足。

  便在这时,一伙书生从两人身旁经过,正在高声交谈。

  “几位都听说了吧,那位李姑娘要来我们上清府了。”

  “哪位李姑娘?”

  “还能是哪位?自然是《少年游》中的那位李姑娘了。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笙。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当真是那位名满帝京的李姑娘?”

  “不会有假。”

  “李姑娘怎么忽然到我们上清府来了?”

  “好像是祖籍这边,所以趁着年节回来走亲访友。”

  “妙极,妙极,咱们几人,可有机会见上一见?”

  “李姑娘这次只是返乡访亲,应该不会待客。就算要见,也是些本地的大人物。”

  “这位李姑娘被誉为帝京第一名妓,若是不能见上一面,实乃憾事。”

  “对了,我们本地的花魁与这位李姑娘相比,不知如何?”

  “只怕是有所不及,不过这也是情理中事。天下二京,一者帝京,一者玉京,玉京城中严禁烟花女子踏足半步,自然以帝京为最,其次便是金陵府的十里秦淮。我们这儿可排不上号。”

  “不过我听说行院里要组织一场诗会,李姑娘应该会露面的,虽然不能单独两人促膝长谈,也算是见到李姑娘了。”

  几人说着说着便扯到了什么诗词歌舞上面,尽是些读书人的风雅之事,姑娘们争奇斗艳,书生们为姑娘叫好助威。

  齐玄素和张月鹿站在路边,看着几名书生从自己面前走过,然后对视一眼。

  张月鹿感慨道:“李姑娘啊。”

  齐玄素问道:“你认识?”

  “不认识,不过听说过,是帝京那边正当红的姑娘,被赞誉为天下第一名妓。”张月鹿回答道。

  齐玄素被“天下第一”四个字震了一下,感叹道:“好大的名头。”

  张月鹿道:“固然是好大的名头,却也不必太过惊讶,每隔几年都会换一个人,是一伙整日里风花雪月的儒门弟子鼓捣出来的玩意。不过我不是因为这个才听说过这位李姑娘,而是因为这位李姑娘与太平道李家有些关系。”

  齐玄素吃了一惊:“李家千金还做这样的事情?”

  “不是李家千金,甚至连义女也算不上,应该说是李家的一棵摇钱树。李家毕竟是数百年的世家,出过玄圣这样的大人物,还不至于如此不要脸皮。”张月鹿道,“李家收义子,也收义女。有些不那么好听的生计便交由这些义子义女打理,比如说行院,帝京城中最大的行院梧桐院便由一位李家义女掌管。”

  “这位李姑娘本不姓李,原本是官宦之女,虽然本朝有善政,不再将罪官家眷贬入教坊司,但其父获罪之后,被抄没家产,她没了生计,流露街头。那位经营行院的李家义女见她是个美人坯子,于是将她收养,并随其姓,改名为李青奴,遍请名师,教她琴棋书画、歌舞侍人。”

  “这位李青奴李姑娘也当真天赋不俗,又有李家在背后支撑推动,很快便红遍帝京,艳压群芳,被那些好事之人誉为‘天下第一名妓’。”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过河卒,过河卒最新章节,过河卒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