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手机阅读,第一百九十七章 陈子龙(2/2),三七书屋" /> 》最新章节的搜索,更新超级快,无病毒无木马,页面干净清爽,希望大家收藏!" />
  

  “刘县令过誉了,李某不过尽已所能,尽力为国为君分忧担责矣。现在大明之中,内忧外患,李某身为指挥使,才具有限,也只能尽力护佑一方罢了。”李啸说到这里,长长一声叹息。

  “李大人何必过谦,我看李大人,心志非小也。”刘乃印旁边,一个身着青色儒衫看似幕僚的年轻人,从一旁插话过来。

  李啸一惊,他凝视这个刚刚一直保持沉默的年轻人,眼光中,满是探询。

  刘乃印仿佛才反应过来一般,连忙说道:“大人,相聊甚欢,本县忘了介绍了。这位乃是南直隶的名士,姓陈,名子龙,字卧子,别号陈大樽是也。”

  刘乃印方说完,那陈子龙起身,抖擞下衣衫,向李啸拱手道:“在下陈子龙,南直隶松江人,正欲一路游逛至京师,参加明年年初的会试。因刘县令与家父有旧,故这段时间,一直在沂南之地盘桓,却不想能认识李大人,实为幸会。”

  李啸这才反应过来,他在脑海中迅速地回忆了一下前世看过的明末资料,弄清了陈子龙的大致情况。

  陈子龙,明末官员、文学家,复社名士。初名介,字卧子、懋中、人中,号大樽、海士、轶符等。南直隶松江华亭人。此人忠贞耿直,文武兼备,是个难得的人才。曾任绍兴推官,论功擢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明亡。清兵攻陷南京后,他和太湖民众武装组织联络,开展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投水殉国。

  此时的陈子龙,刚刚娶了湖广宝庆府邵阳知县张轨端之女为妻,为考取功名,去参加明年的会试,于今年上京,一路游玩,在这沂南县内故交刘乃印处,暂住时日。

  李啸记得历史,陈子龙参加的这次崇祯七年的会试,因其在会试畅言国事艰难,乃是朝廷诸多高官不作为之故,被温体仁等人深忌之,让其不第还乡,一直到温体仁下台后,此人方考中进士。

  想到这里,李啸心下极喜,自已穿越至今,能遇到这样的明末知名人士,对自已来说,也是一件幸事啊。

  李啸微笑道:“原来是卧子先生,今天得见,亦是幸事。却不知先生何出此言?”

  陈子龙昂然而道:“大人,以学生观之,大人修这明光大道,虽为便民之举,实是方便联接蒙山至大人的雄唐卫矣。”

  未等李啸回答,陈子龙复说道:“学生听说,大人已在雄唐卫修理多处厂矿,砺精图治,整个雄唐卫皆是一片欣欣向荣。大人如此奋进,岂是那些普通将门所能为!学生曾想,只恐大人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怕多有虚言假辞。但今天见得大人这明光大道修得这般严整有序,结实宽阔,超出大明官道不知凡几。学生管窥蠡测,知微见著,可想见大人的雄唐卫,定是建设得极其整齐有序,一片兴旺啊。”

  陈子龙说完,脸上满满都是欣赏的笑容。

  李啸心下暗自赞叹,这个陈子龙,真真是个思维敏捷,谈吐犀利之人。几乎在瞬间,李啸便起了招揽之心。

  “卧子先生之赞,倒让本官心生惶愧。其实,雄唐卫各处尽皆新建,不足之处良多,先生如有空,不妨随我前去雄唐卫游览一番,如何?”李啸一脸诚挚的微笑。

  陈子龙立即应诺:“学生早已对大人的雄唐卫渴慕多时,正欲往观,大人如此诚邀,学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未完待续。)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明末虎啸"/>,">明末虎啸"/>最新章节,">明末虎啸"/>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