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就在贾珩欣赏舞蹈,大口食雪之时,神京城,齐郡王府一一

  书房之中,灯火通明,稍晚一些从渭南县回来的齐郡王,将肥硕身形窝在太师椅中,小眼中满是疲惫之色。

  下方靠背梨花木椅上一排坐着窦荣、许绍真、慧通法师三人,此外还有一位特殊的之人,正是贾雨村。

  自从忠顺王倒台之后,贾雨村已经投靠了齐郡王陈澄,先前就陪着齐郡王前往恭陵,在一旁署理机谊文字。

  毕竟是两榜进士出身,对公文一道自然得心应手,渐渐获得齐郡王的信重,授以府中主簿之职。

  齐郡王端起茶盅呷了一口,叹道:「可把本王累坏了,本王怀疑这趟出去,瘦了得有十斤。」

  初始齐郡王和楚王两人刚刚接着监修皇陵的差事,还比着谁勤勉忠孝,但随着时间过去,也实在受不了一直待在恭陵受罪,兄弟两人遂约定你五日、我五日,然后剩下五日共同问事督查。

  彼此监督着,自是谁也不敢动手脚,反而工程进度加快了许多。

  贾雨村笑道:「王爷这些时日在渭南夙夜在公,孝心诚谓感天动地,待明日进宫朝见上皇和圣上。」

  窦荣看了一眼齐郡王在烛火照耀下几是冒着油光的大胖脸,面无表情,起得身来,从袖笼中取出一个札子,苍声道:「王爷,这是河南的密报,还请王爷过目。」

  齐郡王陈澄豢养三河帮为奴仆时,曾利用积累而来的财货,组建了一支庞大的情报力量,而这支情报力量遍布全国,以为耳目。

  齐郡王接过笺纸阅览着,脸上肥肉跳了跳,冷声道:「这个贾子钰,仗着父皇的信重,在河南是要折腾的底儿朝天!先是折腾官吏,现在又折腾着普通百姓修筑河堤,治政如此苛虐急躁,看着吧,等不多久,就有科道严参。」

  笺纸上分明记载着贾珩前些时日在河南等地的举措,比如让附逆的百姓检举地方士绅的恶行,征发丁夫修筑河堤。

  「王爷,贾子钰为一省封疆,纵然折腾的地方怨声载道,凭借平乱大功,最多灰溜溜返京,圣上也不会降他之罪。」窦荣面色凝重说着,低声道:「王爷刚刚回来,或许还有所不知,今天下午刚给贾子钰晋了三等伯,封号永宁。」

  「永宁伯?」齐郡王面色倏变,目中寒芒闪烁,愤愤说道:「只是平定个小小的叛乱就封以伯爵,父皇也太宠他了。」

  贾雨村眉头也深深凝起,目光深处现出丝丝怨毒。

  他昔日投在贾家门下,可谓一心奉承,极力巴结,却落得如今丢官罢职的下场,投了忠顺王爷,忠顺王爷又倒台,现在投着齐王,等他辅佐齐王荣登大宝,定要让贾家家破人亡,鸡犬不留!

  窦荣苍声道:「王爷,现在于此多说无益。」

  齐郡王眉头皱了皱,思量了一会儿,说道:「窦长史,你觉得这贾珩,究竟支持着谁?」

  窦荣摇了摇头,说道:「从眼下来看,贾子钰是宫里的人,其与魏王因为在五城兵马司同衙共事,看似走的偏近一些,但据下官所知,贾子钰并不常往五城兵马司去问事,与魏王若即若离,不过,咸宁公主随军去了河南,王爷不得不防。」

  在齐郡王眼中,宋家姐妹几乎不分彼此,对端容贵妃所出的咸宁公主,自然视为魏王一系。

  提起咸宁公主,齐郡王面色幽幽,目中现出一抹冷色,沉声道:「王妃和本王说过,咸宁到了婚配之龄,多半是瞧中了贾子钰孤这个妹妹整天是疯癫癫,不知检点,现在更是和一个有妇之夫勾勾搭搭,皇室的脸都让她给丢尽了!」

  他比谁都了解他那个在深宫中的父皇,这是想招那贾珩小儿为婿,可惜小儿已成了亲,真要弃糟糠之妻,那反而是好事儿,贪慕富贵荣华,至此沦为天下笑柄。

  慧通法师开口道:「王爷,魏王眼下在五城兵马司,咸宁公主又随军远行,宫里莫非心属魏王?在为他铺路?」

  齐郡王摇了摇头,说道:「不能这般说,本王自认还是了解父皇的,不过他和南安家联姻……也得想个法子,削削他的气焰。」

  低声说道:「窦长史,你让人找咱们在翰林院埋下的钉子上疏,就说中原之乱已平,二圣因前事接二连三晕倒,当立国本,以定中外人心。」

  此言一出,众人都是心头一惊,无他,国本之事太过敏感。

  贾雨村闻言,面色变幻不定,目中现出苦思。

  这位起先还需门子提点为官之道的金陵府尹,此刻随着宦海沉浮,两起两落,心计也开始用于琢磨人事上。

  窦荣闻言思量了下,眼前一亮,赞叹道:「王爷,此策甚妙。」

  慧通和尚目光闪了闪,心头有些疑惑不解,看向许绍真。

  许绍真思忖了下,笑道:「那时科道清流,舆论大起,这可就是将魏王架起来烤了。」

  齐郡王小眼闪过精光,点了点头说道:「翰林院是柳政在管,不少都是柳政的门生,那时父皇心有狐疑。」

  翰林院掌院学士柳政,其有一女嫁给楚王为侧妃,如果翰林院首倡早立国本,那么崇平帝一定以为是楚王陷害魏王,势必要对楚王的印象不大好,这就是他的另外用意。

  许绍真闻言,也反应过来,几是击节赞道:「妙啊,王爷,这是借刀杀人之计?」

  齐郡王道:「不仅是借刀杀人,父皇自来多疑,故而多年东宫无主,悬而不立,科道舆论一起,本王就不信宫里那两位坐得住,会不会让人借机鼓噪?那时父皇因先前龙体不豫一事,心头正是烦躁不胜,见得满朝文武祈请立太子,他会如何作想?这就是引蛇出洞。」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红楼之挽天倾,红楼之挽天倾最新章节,红楼之挽天倾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