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怎么敢撕毁和议的……这和议,这和议……”

  齐高宗手足无措,惶惶然的表情全然没有了冤杀韩甫岳将军时的帝王架子。

  对于金人的恐惧,是深深刻在他的骨子里的。

  不论是靖平之变还是后来的搜山检海,这位高宗皇帝一生都在被金人当落水狗一般撵着打。

  他本以为杀了韩甫岳将军之后,还有几位名将虽然进攻不足,但防守有余,足以保他此生偏安。却没想到短短十年之后,金人就已经大军压境。

  而他原本还停留在韩甫岳将军百战百胜时期对齐军的印象,却瞬间崩碎一地。

  十年前韩甫岳将军打出数次大捷的场景,仿佛就像是一场幻梦,梦醒了,一切都回归老样子。

  楚歌心中冷笑,对于这位皇帝,他已经完全失去了耐心。

  秦会之可恨不可恨?

  当然可恨。

  但若是没有这位狗皇帝,秦会之又何德何能,可以权倾朝野?

  但事已至此,做戏还是要做全套的。

  “官家,情况危急,依臣之见,此时也只有一条路可走了。”

  齐高宗瞬间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李相!我就知道李相你一定有办法!你可以去跟金人议和,对不对?

  “李相你快去想办法和金人议和,长江以北,朕都可以割让!进贡的银两绢丝也可以再加,只要你能谈成和议,那就一切好说!

  “否则,否则,朕,朕就……”

  他本想说,“朕就罢了你的宰执之位”。

  有这种想法也正常,在这位高宗皇帝看来,这些年他之所以一直让李浩当宰执,甚至屡屡忍耐李浩明显的越界行为,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两国的和议。

  可现在,金人竟然毫不犹豫地撕毁了和议,那己方又何必再遵守“不可以无罪去首相”的条款?

  可是,他支支吾吾了一番之后,还是没能说出口。

  因为时移世易,此一时,彼一时了。

  十年前,这位李浩虽然是宰执,可在朝中并无太多的势力,仍旧是齐高宗可以随意拿捏的臣子。

  只是因为他在议和方面确实好用,比较适合给自己背黑锅,所以齐高宗才一直重用。

  但在这十年间,这位李浩凭借着金人的撑腰,一步步地破坏朝中的政治规则,让群臣中一多半的实权人物全都变成了他的党羽,等于是将齐高宗给架空了。

  如此危难之时,齐高宗想罢免李浩?

  也就是想想。

  他既不能,也不敢。

  楚歌躬身行礼:“官家,此时金国的话事人是完颜海陵,不是完颜盛了!

  “完颜海陵此人,凶残嗜杀,背信弃义,臣也未曾想到他竟然真的能无耻到如此地步。

  “臣已经遣使求和,但仓促之间,恐怕和议难成。”

  齐高宗听说已经遣使求和,眼前本是一亮,可听到后面半句,神采又瞬间暗淡了下来:“那该怎么办?”

  楚歌诚恳地说道:“请官家放心,臣已经为官家安排好了退路,必然可保官家无虞。

  “请官家禅位于太子,而后臣亲自守护官家以战船出海,暂避金人锋芒!”

  齐高宗的表情瞬间变了,有些抵触地说道:“禅……位?”

  这话从权倾朝野的李浩口中说出来,总是会让人觉得,似乎有一种逼宫的错觉。

  楚歌赶忙解释道:“官家误会了,其实此时禅位,才是最佳的时机。”

  齐高宗有些疑惑:“为何?”

  楚歌继续说道:“其一,皇帝乃九五之尊,不可轻易离开京师。但成为太上皇之后,官家却可以随时离开,再也无人有任何理由可以阻拦。

  “其二,当今太子孝感动天,乃是个千载难寻的绝佳储君。官家禅位之后,也无须担心会发生先皇旧事。

  “其三,禅位,可以施恩于太子。可若是正常的即位,就起不到任何施恩的效果了!

  “其四,既然官家已经打定主意要将皇位传于太祖一脉,便该早做打算,免生后患。

  “所以臣才说,此时是最佳的时机。”

  楚歌这一番解释之后,齐高宗原本充满狐疑的脸上,终于渐渐露出了“爱卿言之有理”的恍然神色。

  楚歌的这番话有毛病吗?完全没毛病!

  其实,此时的齐高宗早就已经当够了皇帝。

  按照正常的历史,在完颜海陵打过来之后没多久,在赵彬甫打赢了牛渚矶之战、形势稳定之后,齐高宗就迫不及待地禅位给了太子。

  也就是后来的孝宗皇帝。

  所以,齐高宗确实早就厌倦了当皇帝所必须负的责任,早就有禅位的心思。

  而齐孝宗,确实无愧于一个“孝”字,作为整个齐朝都排得上号的明君,他给韩甫岳将军平反,同时终其一生也都对齐高宗十分孝顺。

  对于这一点,齐高宗也是能清楚感觉到的。

  所以,齐高宗也不会太担心当初齐惠宗禅位给齐英宗之后发生的父子反目的戏码。

  此时的太子已经二十多岁了,如果是齐高宗死了之后正常继位,那还怎么施恩呢?

  就是得齐高宗活着的时候禅位,才能让太子念着自己的好。

  还有最关键的一点,就是齐高宗已经铁了心地要将皇位传给太祖一脉。

  这倒不是因为齐高宗是太祖粉丝,关键是因为他十分害怕他的那些兄弟姐妹。

  在齐高宗当皇帝的这些年,金人其实也尝试过要将靖平之变中掳走的他的那些兄弟姐妹给送回来一部分。而齐高宗则是全都拒绝了,直接导致他的许多皇兄、皇姐惨死于异国他乡。

  齐高宗本就是个胆小如鼠又贪恋权位的人,所以即便他的这些皇兄、皇弟回来之后不会对他的皇位产生威胁,他也不顾手足亲情,说什么都不同意。

  也因为这件事情,齐高宗在太宗一系中,备受诟病。

  他反正也没有亲生儿子,所以想来想去,干脆传位给太祖一脉,以免死后遭到同宗责难、被反攻倒算。

  所以,如此一番分析下来,禅位确实变成了当下最好的选择。

  至于逃亡海上……

  那就更是正中齐高宗的下怀。

  毕竟他也不是第一次这么干了。

  之前完颜盛喊出“搜山检海”的口号,就是因为齐高宗动不动就要乘船跑到海上去,避开金人的兵锋。

  在齐高宗看来,陆地上不论是跑到了哪里都不一定安全,还是海里最安全。

  所以,先禅位再跑路海上的这一建议,简直是说到齐高宗的心坎里去了。

  就算还有些许的迟疑,这迟疑也在楚歌的忽悠之下,很快烟消云散。

  “好,李相所言极是!

  “事出紧急,请李相立刻安排禅位,准备海船!”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最新章节,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