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人内忧外患频发,北蛮、西夏、高丽等势力见状纷纷起兵。

  只可惜在完颜海陵之后继任的金世宗算是整个金国历史上出了名的明君,在如此危局之下也勉励撑持住了局面,只是将燕云及周边诸县全部放弃之后,收缩势力,在放弃了金国三分之二的版图之后,勉强稳住局势。

  而韩甫岳将军在收复燕云之后,也因为连年征战、军费甚多,而燕云之外并非旧土,即便打下来也难以消化,故而就此罢兵。

  最终齐朝与金人签订和议,金人割让十余州县并俯首称臣,年年纳贡。

  而后,齐孝宗励精图治,在赵彬甫和韩甫岳的辅佐之下,将北地重新收归治下,休养生息,完成中兴。

  ……

  楚歌以上帝视角,默默地看完了这一切。

  虽然他所扮演的李浩已经在船上死亡,但却这次的试炼却并未立刻结束,而是让他自由观看了之后的这一幕幕场景。

  看到这一幕之后,楚歌不由得感慨:“值了!”

  韩甫岳将军所打出的战果,也确实符合他的预期了。

  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上,齐孝宗即位之后不久,就为韩甫岳将军平反昭雪。紧接着,又开始了隆兴北伐,接连恢复灵璧、宿州等地,威震中原。

  但只可惜当时前军主将不和,军心涣散,在金人调集重兵围堵之后,齐军损失惨重,只好被迫达成合议。

  而这次和议,虽然有了一些改观,比如齐朝皇帝不再称臣而是称叔侄、将之前和议的银、绢各减五万,但齐朝还是割了六个州给金国。

  而这样的结果,对齐孝宗来说自然是不能接受的。

  但他不接受也没有办法。

  当时的齐朝,既无可战之兵,也无可战之将,就算勉强打下去,也只会迎来更加惨痛的失败。

  而后,齐孝宗重用赵彬甫作为宰执,整饬军事,但赵彬甫毕竟是一介文臣,远远比不上韩甫岳将军,而且当时的军备废弛到积重难返的地步,所以赵彬甫最终积劳成疾、病重身死,新一次的北伐也最终未能成行。

  齐孝宗空有北伐之志,但最终也只能是扼腕叹息。

  而在这个历史切片中,楚歌针对这种情况,做出了一系列安排。

  首先是让这场大战提前到来,让当年的那些百战老兵仍然还在当打之年。

  其次是成建制地保留了韩甫岳将军的军队,让韩甫岳将军复起之后,直接可以以此为骨架进行扩军,而无需再从头练起,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还是保住了韩甫岳将军的命。

  被害那年,韩甫岳将军才三十九岁,哪怕是十年后,也才四十九岁,仍旧算得上是正值壮年。

  而只要有韩甫岳将军在,原本打不赢的仗,就能打赢。

  金兵集结重兵围攻齐军,本来是一场大胜、逼迫齐朝议和,可是在遇到韩甫岳将军之后,就变成了一场溃败。

  至于收复燕云、金国内部叛乱四起……

  这其实都是原本在十年前,就可以达成的结果。

  实际上,当时金国已经是内忧外患,所以金人才不得已签订和议,整理内部矛盾,十年后才敢再度南下。

  但十年后,完颜海陵也仍旧没能彻底消除这些问题。

  一直打赢还好,一旦兵败,这些问题就全都暴露了出来。

  于是,韩甫岳将军再起,齐朝举国振奋,在上下一心的情况下,打出这样的战果,也就不足为奇了。

  ……

  楚歌的视野中,雾气逐渐弥漫。

  而后,一行系统提示出现。

  【试炼幻境:八千里路云和月】

  【通关!】

  而原本的通关评价,却并非几句简单的评语,也不是诗词,而是一个人物生平梗概。

  【李浩,齐朝宰执,籍贯江宁。】

  【政和五年,李浩进士及第,任太学学正。齐英宗时,历任左司谏,御史中丞。靖平二年,被俘至金,为完颜昌所用。】

  【齐高宗建炎四年,李浩回到齐朝,力主齐金议和。后擢为参知政事,随后拜相,任上整饬吏治、励精图治。次年,被劾落职。】

  【三年后再度拜相,前后独相十余年,任上劝谏齐高宗继续抗金,但齐高宗不听,执意冤杀韩甫岳将军、与金人议和。】

  【李浩在皇帝与一众投降派大臣之间周旋,暗中调换狱卒救下韩甫岳将军,并做出许多安排,确保十年后韩将军再起时有可战之兵。】

  【隆兴元年,金主完颜海陵以举国之兵进犯。李浩力谏齐高宗禅位,逃往海上。后,海船爆炸起火,齐高宗崩于海上。】

  【齐孝宗夺李浩爵位、谥谬丑。后韩甫岳将军北伐建功,力主为李浩平反。齐孝宗追赠李浩申王,谥忠献。】

  【李浩其人,后世争议颇多,有人认为他是齐金议和、韩甫岳将军蹉跎十年的罪魁祸首,是朝中权奸,是投降派代表人物,金人和议中“不可以无罪去首相”就是罪证;也有人认为他只是奉齐高宗之命行事,暗中保下韩甫岳将军,是十年后隆兴中兴的第一功臣。】

  【评价: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这一条生平梗概,几乎是将楚歌扮演的李浩一生中的辗转蹉跎全都给清清楚楚地写了出来。

  楚歌看着生平梗概,不由得感慨。

  这个李浩,是《暗沙》中的虚构人物。

  他人生的前半段,跟秦会之一模一样。

  直到第二次复起成为当朝宰执,与金人和议的时候,情况才发生变化。

  历史上的秦会之,在权势**中彻底沉沦,变成了一个既无礼义廉耻、也无家国大义,变成了齐朝这个并不清明的环境中的一个搅屎棍,让整个齐朝,乃至整个华夏,更加向着深渊坠落。

  而楚歌所扮演的李浩,虽然也站在了同样的十字路口,但却仍旧忍辱负重,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而自暴自弃,而是仍旧想尽一切办法,挽救这个摇摇欲坠的国度。

  之后,才有了隆兴北伐的中兴盛世。

  而历史也终究给了两人客观公正的评价。

  原本的秦会之权倾朝野,他知道自己死后一定会遗臭万年,所以想方设法地篡改史料,抹除韩甫岳将军大胜的功绩,想要将韩将军污蔑为一个临阵脱逃、并未取得多少战果的普通将领;又大肆篡改史料,想要欺世盗名。

  但史料或许可以篡改,但民心,却是任何人都篡改不动的。

  于是,秦会之先被追赠为申王,谥忠献,后来被追夺王爵,改谥谬丑。而他本人也被铸为跪像,遗臭万年。

  而楚歌所扮演的李浩,虽然在当世也背了权奸的骂名,但在韩甫岳将军的力主平反之下,最终追谥为忠献。

  而后人,也可以从史料的蛛丝马迹中,逐渐复原他为了保护韩甫岳将军、保下韩将军的嫡系部队而做出的努力。

  楚歌心满意足地伸了个懒腰:“无憾了!”

  说实话,这副本的第二阶段对他来说,也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从最开始无可奈何地认识到李浩就是秦会之的这个事实,再到尝试着劝谏皇帝无果,最后强行破局、完成翻盘,楚歌自己也对自己的表现相当满意。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全程甚至都没有用到英灵召唤的功能,就顺利通关了。

  什么叫真正的硬核玩家?什么叫文士玩家的标杆啊?

  楚歌现在只想叉个腰,大笑三声。

  不过考虑到自己作为高端玩家的逼格,还是要矜持一些。

  “不知道其他的两条线,玩家们攻略得怎么样了?”

  楚歌不由得有些好奇。

  虽说楚歌所选的这条线在系统定义的难度中是最低的,但楚歌的玩法,可一点都不简单。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最新章节,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