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司马懿能在失去所有军权的情况下,一举反击控制洛阳,有个很重要的原因便在于,当时的中领军与中护军多年由士族担任......
例如蒋济与司马师。
历史上将曹魏打入万劫不复地步的,正是当初曹操一手创建出来拱卫曹魏的中军。
这种结果,真是充满了讽刺。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曹操临死前的那句告戒,曹丕应该是忘记了。
在曹丕任命朱铄为中领军后,在大殿中的吴质突然提醒曹丕道:「西北军务要紧,然陛下不可疏忽荆州军务。」
吴质字季重,定陶人,乃是当世着名的文学家。
当年曹操为发展力量,在鄄城招贤纳士,吴质***而至。
因其才学通博,受到曹丕的赏识,成为曹丕的挚友。
在当年的「太子四友」中,论关系吴质是与曹丕最亲密的。
而论帮助曹丕出谋划策夺得太子之位,吴质亦是出力最大的。
在这种情况下,其实曹丕对吴质的信任程度,是高于其他三友的。
听到吴质的这番提醒,曹丕的脸上浮现凝重之色。
雍凉之地大多是平原地带,而刘备大军中骑军并不多。
纵算刘备大军大举北伐雍凉,占据着地利优势加上曹真的武略,曹丕其实并没有太多担心。
但是荆州一代多山林、河流,正利于刘备大军发挥步军、水军的长处。
最重要的是,荆州一带有曹丕忌惮的两个人:
一个是驻守襄阳的关羽,一个是驻守西城的糜旸。
这对翁婿皆是当世名将,来日若是刘备大举北伐之时,这对翁婿是不可能没有动作的。
糜旸与关羽的合力,那种威慑力令曹丕想想便无法安寝。
曹丕看向吴质,对其问道:「季重有何对策?」
见曹丕问自己,吴质的心中浮现笑意。
相比于刘禅的「太子四友」得亲密无间不同,曹丕的四友其实内部并不团结。
就例如吴质就与陈群和朱铄不对付。
吴质之所以突然会向曹丕提醒荆州防务,除了他的
确担心糜旸与关羽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便是,他不想看朱铄太过得意。
中领军朱铄做得,他自然也做得。
吴质向曹丕一拜后答道:「车骑将军乃经世名将,但他一人董督益、荆、扬三州军事,难免力有不逮。」
「陛下不如派遣伯仁领军前去协助车骑将军驻守荆州,这样纵使来日糜旸与关羽合力入寇,南方军事有车骑将军与伯仁在,亦可保证无忧。」
吴质口中的伯仁,指的乃是夏侯尚,夏侯尚与曹丕的关系十分亲密。
曹丕继承王位之后,便当即封夏侯尚为平陵亭侯,拜散骑常侍。
当吴质建议曹丕派遣夏侯尚前去南方协助曹仁之后,曹丕的脸上立马浮现思索之色。
今年初曹操回到邺城后,曾向他提及过他与刘备会面一事。
据曹操所言,当初他与刘备二人皆是携带两位子侄会面。
刘备一方带的便是糜旸与关平,而曹操携带的是曹真与夏侯尚。
在曹操向他提及此事后,曾郑重告戒过他,务必要小心糜旸。
并且向他提醒,曹真与夏侯尚都有军略,好好培养之下可以大用。
曹操的提醒曹丕现在还历历在目。
现在吴质又提醒他,要小心糜旸与关羽的合力,曹丕不由得重视起来。
正如吴质所说,若是将来糜旸与关羽合力攻打南阳,那么曹仁一个人是会分身乏术。
在这样的情况下,派另一员大将去协助曹仁,便是很有必要的。
目前来看,夏侯尚的确是很适合的人选。
于是曹丕便对着吴质言道:「善!」
…
不久后夏侯尚收到了曹丕的诏令,曹丕任命他为征南将军,封平陵乡侯,领荆州刺史,协助曹仁一同驻守南阳。
在得到曹丕的这个诏令后,夏侯尚对天子使者拜谢的同时,他的心中开始浮现野望。
世人都知糜旸善战,然不知我伯仁之名也。
但现在,机会来了!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