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470章 好地主(1/3)

小说: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作者:木子蓝色 更新时间:2023-12-19 22:02:06
  “算黄算割,算黄算割!”

  清晨,天空一群鸟儿飞过,欢叫着提醒大家要割麦了。

  “这鸟儿好吵啊,真想再睡会。”陈润娘慵懒的一个翻身,玉藕般的白嫩胳膊又压到了怀玉的胸膛上。

  武怀玉打个哈欠,觉得这不是来农忙收麦子的,这是交公粮之旅,出发前那晚跟巴努聊了波斯萨珊现在的一些情况,他那个造反称帝的父亲现在罗马皇帝的支持下,在波斯内战中倒有点所向无敌,已经攻进都城泰西封,可也因此引来其它各方的联合,各方结盟,要一起讨伐他。

  巴努当初没跟父亲使者回去,选择了留下,但听到父亲形势不好也很是担忧,武怀玉安慰了一晚,整整安慰了三次。

  结果这来三原半路上,陪老道韦善俊聊了一晚上的医药,然后第二天路上还被樊玄符捉去检查,又检查了两次。

  到了龙桥堡,本想着终于能安心睡一睡。

  陈润娘又缠上来,说起当初跟着他来到龙桥,那时还是在那個简陋的破窑洞里过夜,如今建成了这么大的武家堡,而且这武家堡的修建,也有她管钱支度的一份功劳。

  好郎也怕缠女啊。

  回忆往事,又回忆了两回。

  真有些吃不消了,还是在京的时候好些。

  “那鸟啊,每到五月的时候就会这样提醒大家收麦子了,神奇的是过完五月就听不到了,等到开春的时候,又会有另一种声音,总是叫着布谷、布谷。”

  “快起来吧,时候不早了。”

  武怀玉感觉有点腰酸腿软,真想躺着休息一天,可他也知道今天这日子很重要,主家也缺席不得。

  天不亮就能听到猪叫声,那是庄子里早早捉猪屠宰,为今天伙食做准备,估计这会那猪已经变成了丰盛的早餐了。

  润娘一夜过后,倒是十分滋润,气色红润,可看怀玉有些憔悴的样子,也不由的心疼和后悔了。

  “要不相公就在家休息一天吧。”

  “歇不得,以后要注意节制些了,前天我跟韦真人聊天,说到孙神医,孙神医最懂养生,有九大秘诀,吃饭要饥中饱,饱中饥,夫妻之乐也得节制,说御女之法能一月再泄,一岁二十四泄,皆得二百岁,有颜色,无疾病,若加以药,则可长生也。”

  “一月两次,一年才能同房二十四次吗?”润娘大惊。

  武怀玉笑道,“我也没想长生,甚至没打算活二百岁,可以放宽点。”

  “那以后一旬一次,一月三次,一年三十六次?”润娘不仅棋下的好,这算账也不错,是跟武怀玉亲自学习复式计账之法的。

  她很快就有点失落起来,一月才三次,可现在武家后院女人这么多,一妻五媵七妾还有三侍婢,这还没算上外面的芙蕾斯塔、巴努等女子,算下来,都有二十个了。

  这怎么分啊。

  可看相公这几天操劳的这般憔悴,也是心疼和担忧,

  “以后奴再也不敢胡来了。”

  怀玉看她那做错事的害怕样,一巴掌重重拍在水蜜桃上,“好了,我还年轻,休息休息下就好了。”

  武怀玉自己也是懂养生的,以他现在这二十岁年纪,过于纵欲肯定有伤身体,但也没必要过于节欲,一月两次,那肯定不行。

  两三天一次吧,还是没问题的。

  当能不能......适可而止。

  起床,洗漱。

  大土楼里住着,确实挺新奇的。

  不过武家的土楼虽然较大,但对唐人来说不算稀奇,毕竟武怀玉设计的土楼,本就是从客家土楼里采样,而客家土楼,本质就是客家人建的,客家人那是从中原南下的一群人啊。

  他们的土楼,原本就是从中原带过去的,从汉魏,到南北朝,再到隋唐,中原战乱不止,土楼也称坞堡,是其一种,现存的也还有很多,只是武家的搞的比较大而已。

  此时的乡民百姓,对于武家的这围楼,态度都是赞美和羡慕,觉得好高大好有安全感。

  武怀玉还是觉得这楼过于紧凑了些,不如那些三四进的四合院更舒适,有点压抑感。

  不过早上在最里面的院落里,空气居然还是很清新的,甚至能闻到股麦子成熟的香味。

  院里的那大银杏树下,武怀玉练了趟八部金刚,感觉好像恢复了不少精神。

  穿过重重大门,终于来到了更广阔的楼外。

  猪已宰好,羊也杀好。

  屠夫把猪开边分块,厨房里帮厨的仆妇们,则已经在加工了。

  烧皮去毛,翻洗肠子,清理猪肚,烧洗猪头。

  好不热闹,还有武家的庄丁去清河里下网捕鱼回来,带回来许多新鲜的河鱼,大小皆有,种类各式,但都透着股新鲜劲,还有些螃蟹和虾,甚至还有几条落网的蛇。

  “这几条蛇,把皮剥了,一会炖汤,小郎们吃了能不长痱子,那蛇皮蛇油拿去熬油,这个蛇油治烫伤可是最有功效。”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最新章节,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