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417章 一如既往魏玄成(1/3)

小说: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作者:木子蓝色 更新时间:2023-12-19 22:02:06
  第417章一如既往魏玄成

  李世民十六岁起兵,马上打天下,东征西讨战无不胜,甚至就算坐上皇位,朝廷政务处理的也还不错。

  但要说财政经济,那就非其长项,甚至是个让他头痛想要逃避的事情。

  武怀玉捧着个茶杯,坐在边堆边烤着火,面对皇帝的提问,他其实也没啥太好的办法。

  着实是这帝国财政完全就是一个烂摊子,不成体系,混乱不堪,全是补丁,勉强维持。

  能够一直运行,那都是非常惊人了。

  你说改革,都无从下手,随便砍一刀下去,也不知道哪个补丁破了,然后可能就引起整个系统的崩溃。

  当然,另起系统也可以,但问题是这种事情一般碰不得,太危险,不会可能引起旧系统的崩溃,国家休克,更有可能会让自己成为众矢之的,毕竟谁都知道,任何旧体系那都是有既得利益集团的。

  打破旧体系,就必然得罪一堆既得利益集团的。

  武怀玉这么年轻,虽是天子庞臣,但他也不敢这样乱搞啊。

  所以面对李世民期盼的询问,他也只能老生常谈,说点口水话,“陛下,要想国家财政充裕,也无外乎两点,开源和节流。”

  嗯,这是谁都懂谁也会说的,可问题是哪来的新源,又能节哪个旧流。

  魏征适时站了出来,“臣以为翼国公此言甚好,如今朝廷官吏渐多,甚至官多成灾,Μ.

  官在得人,不在员多。

  现在许多朝廷官职,正员之外,还有员外官,甚至不止一人,更有许多官员年纪超过七十,到了致仕退休年龄,却依然恋栈不去,

  朝廷应当并省机构,精简人员。

  对各级衙门和各个职位,官吏数额等,做明确规定,不得超编滥设。

  现在京师诸司,京官已有两千余人,这已经赶上官多成灾的隋朝了,必须精简,否则国家财政负担太大,臣以为,诸司定额五六百官员,裁去四分之三都足够用了。”

  果然是魏老炮,一上来就喊着要并省机构,精简官吏,这是要得罪所有官员了,一上来就要裁掉四分之三的京官,好大胆子。

  真要跟他说的一样,两千名京官,精简掉一千五,那这些人怎么办?

  总不能就回家种红薯吧,安排去地方,那不也还是没少,而如果是只保留散官,待选侯用,倒是不用发俸禄了,可问题是他们能乐意吗?

  也就魏征这种家伙敢公开说这种话,太得罪人了,甚至是与所有官吏为敌的。

  毕竟每一个编额都不容易啊,你精简一个,那就得有个官没位置了,本来现在不比国初,那时是战乱,许多人不愿意去当官,而如今是官太多,甚至得排队等空缺。

  朝廷甚至已经不得不出台新规,文官六品以下官员任满后,不能连任,或马上授新职,得守选。

  必须轮流休官,得空出缺来。

  有官轮流做,否则官多缺少安排不了。

  魏征却不管这些,继续放炮。

  “陛下,如今选人太多,大量选人云集长安,让长安谷价都上涨了。”

  魏征说的有点夸张,但选人确实是多。

  “去秋至京师候选之选人,总共七千人,七千人啊,陛下,最后吏部只有六千个官位安排,有一千个获得出身的选人没有获得官职,只好等下一年的铨选。

  这种情况会越来越严重,所以臣认为,不仅要省并机构精简人员,而且还要提高授给官员出身条件,从源头上限制官员数量,否则有了出身,却没有官职,轮流侯选,年年云集长安,也不是个事。”

  “臣还建议,明年分人于洛阳选集,也减少京师粮食等压力。”

  官多、缺少,虽现在开始有守选制度,轮流做官,让大家都有机会当官,可问题是获得官身的人越来越多,官职始终就那么多个,每年落选的人越来越多,

  那些选人既疲于往来,又虚费资粮,选人也会越来越不满的。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最新章节,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