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422章 黄金册(1/3)

小说: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作者:木子蓝色 更新时间:2023-12-19 22:02:06
  第422章黄金册

  赵仁本早上走进御史台衙门,推开自己的公房。

  治书侍御史武怀玉交给了他一个任务,负责整理封存公廨钱账本,清理公廨本钱。

  这个事情虽然消息一出,御史台一片怨声,可也还是得进行。

  刚坐下,结果看到桌上居然有个折页。

  他随手拿起来一翻,结果里面金光灿烂的,居然是金页,察看了下,上面还有西市安家金店安九的标记,上面写着十分金。

  这本普通册页外封下,是足十两黄金的金叶子。

  这可是价值八万钱,现在的粮价,能换二百多石大米。

  突然出现的这金叶子,让赵仁本明白,这是有人行贿了,再翻看,折册里还夹了一张纸条,“奉上黄金十两,请求不要追查。”

  有点没头没脑。

  十两黄金对一个七品官来说很诱人,一年禄米不过八十石,月俸才两千一百钱,算起来,十两黄金能抵一个七品殿中侍御史三年的俸禄。

  不过赵仁本不是没见过钱的人,特别是他出身天水赵氏,他爹曾任怀州司户,官职不高,但从他祖父开始往上几代,都起码是刺史、太守,且有县公爵位。

  家里那也是一方士族名门。

  当初他欣赏马周才华,让马周去长安求官,都是给了一大笔盘缠。

  他直接去见了武怀玉,并把这钱和纸条上交。

  “我估计可能是跟公廨钱有关,估计账目里面有些问题。”赵仁本直言。

  “我估计也是,直接奉上八万钱,看来这问题不小,你一定要仔细查账,金叶子我给你登记,先放这里,等查清楚了再说。”武怀玉交待。

  这简直是不打自招,刚要查账,就有人行贿。

  一个捉钱令史正常才捉五万钱,这一下送礼八万,说明绝对是八万的十倍百倍的事情。

  既然自己先暴露,那更要一查到底。

  交待一番,武怀玉跟萧瑀、高季辅继续商议御史台的整顿去了。

  “前朝时,御史台之外,又设司隶、谒者两台进行协作配合,御史台负责对京中百官进行监察,司隶台负责对国都及其附近地区以及各个郡县的地方官员进行纠察,谒者台则依奉诏出使郡县,持节进行按察。”

  “我朝不设司隶、谒者两台,相关职事皆由御史台担任,御史少,职责重。陛下继位之后,更重御史台,御史大夫加衔拜相,前后三人。”

  御史大夫萧瑀,平时更多是在门下省的政事堂办公,御史台这边来的少,而之前人事调动频繁,仅怀玉这一个治书侍御史副长官,可他也很少来,这不免让御史台有点乱。

  如今出了陈师合这事,皇帝要求整顿。

  武怀玉没在会上跟他们说有人行贿的事,那个还不急。

  “萧相,我觉得如今御史台还是有些职责不够清晰,”他拿出了一个建议,既然大唐的御史台是从隋朝的三台合并而来,那倒不如据此分权分工。

  他提出御史台分三院。

  “台院、殿院、察院。”

  高季辅刚由中书舍人转治书侍御史,品级倒是一样,甚至论职权中书舍人也是十分重要,号称储相,但御史大夫是宰相,另一名治书侍御史是兼职,那他实际主持御史台事务的话,还是可以看做是重用,

  这位治书侍御史三十多岁,正当年富力壮,也是想有一番作为的,特别是他是前宰相高士廉的族弟,不过不是同支,也算是皇后远房舅舅。

  “具体一些呢?”他问。

  “台院的侍御史掌纠察中央百官、推鞫狱讼,殿院的殿中侍御史则主管殿廷供奉之仪式,负责京畿地区官员的监察,并随皇帝巡幸各地。而察院主负责地方巡察,在京时监察六部官员。

  三院职责份内之事,可以不经请示长官御史大夫和副长官治书侍御史,直接弹劾不法官员。”

  高冯高季辅觉得武怀玉这提议,御史还是那些御史,主要职责也没变,但分工更加明确,各管一块,不在职责内的不管。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最新章节,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