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449章 金殿加衔拜宰相(1/3)

小说: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作者:木子蓝色 更新时间:2023-12-19 22:02:06
  “杜如晦病情如何?”

  早朝后,皇帝召见怀玉,见面后很急切的问道。

  杜如晦突然就病倒了,卧床难起,无法视事,皇帝亲临探视,又特请武怀玉去诊治。

  “很不乐观。”

  武怀玉去之前,就有许多御医去看过了,都束手无策。

  杜如晦不是得了什么急病,他的病其实是心脏病所引起的各种并发症,这位皇帝心腹,这些年一直是超高负荷,长期的过度劳累,让他的身体垮了。

  如今一病不起,武怀玉也只能说无力回春。

  “莱国公的身体只能静养,但以现在的这个情况,就算如此,估计也最多还能撑一年。”

  李世民听了失神坐在那里,好半天都没回过神来。

  房谋杜断,这可不是吹的。

  在李世民的心中,杜如晦甚至还在房玄龄之上,主要还是杜如晦在处理事务上的强大决断力。

  尤其是他继位以来,杜如晦身兼多个要职,之前曾兼吏部、兵部尚书,还总监东宫兵马,之后检校侍中,也一样还兼兵部。

  如今虽仅任右仆射之职,但操劳不减。

  硬生生的累坏的。

  “没有什么药石能医吗?需要什么药,再珍贵的朕也能找来。”

  怀玉摇头。

  杜如晦的心脏病有点先天性,使的身体一直不太好,这长期的过度劳累,更加重了,如今诸种综合症状并发,神也救不回啊。

  除非拉到后世去,也许还能有些办法。

  良久之后。

  李世民只能叹气。

  “让他好好在家休养吧。”

  皇帝看着武怀玉,“朕痛失肱骨,”

  杜如晦是皇帝最重要的左膀右臂,失去他,李世民都有些不知所措,都找不到合适的人来接替。

  “臣举荐赵国公长孙无忌复出任右仆射。”

  李世民却只是摇了摇头。

  次日,皇帝再次亲临莱国公府看望杜如晦,让他在家好好休养,不必再过问公务。

  回宫后,皇帝召见了宰相和一众心腹大臣。

  李世民先是对吏部尚书杨师道发难,对这个姐夫当众表达了他的不满,说杨师道升任吏部尚书以来,没干出什么政绩,尤其是他举荐的官员,没有一個干吏,全是庸才。

  这话一出,杨师道也是立马认罪请辞。

  皇帝的话都说这么明显了,还有什么好拎不清的。

  杨师道这人,长孙无忌曾经跟怀玉点评过他,出身名门,但不通下情,喜欢写诗做赋,但水平也只能算一般,喜好结交名士,好以诗歌自乐。

  父亲、兄长都曾是隋唐宰相,这样的家庭让他一帆风顺,人生没遇过什么挫折。

  其缺点是很明显的,就是性情纯和,但太怯愵,是那种关键时候容易掉链子的人,说白了就是身上光环虽多,但没啥真正的过硬本事。

  比其兄长杨恭仁差远了。

  皇帝用他当吏部尚书,也是让他临时顶杜淹留下的空缺,同时他是自家姐夫,弘农杨氏的名望也在那。

  但他在吏部的表面,确实太让人失望,勉强顶替都做不好。

  说是吏部尚书,可基本上被下面的人架空,偏偏举荐选用的官员,又没几个优秀的。

  杨师道请辞,李世民顺势就免了他吏部尚书之职。

  皇帝没马上任命新的吏部尚书,而是说起当初他还是秦王时,与一干兄弟们征战的峥嵘岁月,那时文有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武有秦琼尉迟恭屈殷峤突通程咬金等。

  如今殷开山、屈突通、杜淹等先后而逝,杜如晦也病重。

  “叔宝,你来检校尚书右仆射。”

  皇帝突然点秦琼名,要拜他为尚书右仆射,这出乎大家意料之外,本以为这下当是长孙无忌复出的最好时机。

  不料是这结果。

  秦琼推辞。

  可皇帝不允。

  “刑部尚书李靖,接任兵部尚书。”

  “朕探望如晦,他向朕举荐三人,说当重用。”

  “如晦举荐戴胄任吏部尚书,请以选事委任于他,朕便以戴胄为吏部尚书,仍兼太子左庶子、谏议大夫,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

  拜相。

  戴胄拜相了。

  “如晦向朕举荐的第二人,是李靖,说李药师知兵法,擅作战,让他专掌兵部,筹划伐突厥之战,朕现在拜李靖为兵部尚书。”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最新章节,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