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542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1/3)

小说: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作者:木子蓝色 更新时间:2023-12-19 22:02:06
  第542章狭路相逢勇者胜

  北风狂舞,大雪漫天。

  大批突厥下马,步行冲锋。

  “都督,突厥人开始进攻了。”

  獾儿嘴山头,武怀玉明光甲外罩着熊皮斗篷,风雪阻碍了些视线,可突厥人还是步入了他们的圈套中。

  突厥人势头挺猛,可武怀玉满不在乎,这里的地形完全限制了突厥人数量上的优势,任他们十万八万,可这里也挤不过来。

  “一切按计划进行,各部不得擅自出击,须得本都督旗鼓号令方行。”

  大家在这里挨冷受冻好几天,终于钓来了颉利,可不能一下子把他们吓跑了。

  不狠狠咬下颉利一大块肉来,武怀玉可不甘心。

  号鼓越急,风雪也越急。

  第一批突厥人,大约只有千人左右冲上来,他们弃马步战,提着盾牌拿着刀斧,看着很是精锐。

  安禄山已经很淡定的往大盾下缩了缩,脸上没有半点波澜。

  在牛角号和牛皮战鼓的激昂声中,在执失思力重赏下,向着唐军发起猛攻,踩着厚厚的积雪前进。

  队头又在那里喊话了。

  他看着前面,他们就守在山口最前端,前面有临时挖的几道浅壕,并用冰雪筑起了几道半胸高的矮墙,

  这种一丈威虽不如丈八矛,但矛头也是棱形剑状,杀枪力比一般的枪要强。

  身为一名粟特胡,他的父亲还是颉利大汗母亲婆施氏近臣康胡禄达干,颉利的汗庭有许多粟特近臣,但他们粟特胡在突厥汗国还是地位不高,他父亲儿子也多,康阿乙屈也只有自己努力奋斗。

  安禄山这个盾矛兵,也是立即拿起弓箭。

  他甚至都没法看到左右情况,他觉得这进攻糟糕透了。

  唐军最注重远射,不论步骑,不论是枪盾兵还是刀盾兵还是其它兵种,所有士兵都配有弓箭,百分百列装,交战之前,先射他几轮再说。

  他们这一队的队头领着旗手、傔旗站在最前面,后面是他们队的五列兵线,分别是七**人到十,十一人,最后是队副,形成了一个锥形阵。

  队头那大嗓门又响起。

  但做为打头阵的,也是既感荣幸也压力很大。

  这种矛其实还是普通矛,唐军中真正长矛,号一丈八,比这个长了八尺。

  做为衙内子弟的他们,任务并不是要死守这里,他们只是第一批,只要能够坚守一段时间后,就可以交接撤换去休整。

  队头又开始大喊,

  那硬朗的高大身影后,队旗飘飘,

  身后传来一声战鼓声,然后是紧随第二声,

  战鼓声激昂擂动。

  突厥人在山下再次开始放箭,以掩护靠近攻山的突厥兵。

  那密集的弩箭,造成的杀伤不少,主要还是居高临下有优势,而且突厥人挤的太密了,狭窄而又陡峭的山口,上千突厥兵拥挤进攻,全挤在一起,甚至只能缓缓移动,完全就是活靶子。

  现在鼓声未响,说明敌人还没进入一百五十步,弩手是不能乱射的,否则军法处置。

  但他也很清楚,虽然他现在是翼国公假子,但想要有更好的未来,除了平时的刻苦努力,勤恳恭敬外,他还需要更多机会,战争就是最好的机会。

  咚的一声。

  “贼近百步!”

  这时,所有山上唐军,也都立即拿起了自己早上弦准备好的弓,包括安禄山,也立马拎起了自己的弓。

  但他们依然不畏死的在攀山冲锋。

  平时训练的时候,安禄山还是很努力的,刀枪盾弓也都练的不错,骑射也是好手,但这毕竟算的上是真正的第一场实战,先前追击粟特人那种算不上。

  此矛别名一丈威,正因长一丈。

  “再来!”

  身上的皮甲冻的僵硬,也妨碍着前行。

  “射!”

  敌近六十步,弓手三连射。

  安禄山却感觉浑身热起来。

  那些臂长力大的弓弩手们,早提前在山下量好了距离,做了一个个标记,敌近一百五十步弩手才开始射击。

  “六十步,射!”

  随着队头的喊声,大家都把大盾立在地上,打开盾后旋转轴,把支棍撑起,然后端起长矛。

  他们虽隶属于衙内军子弟,可上了战场就一样实行朝廷军法,一进军营,军官们可就宣读了诸军法,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最新章节,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