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558章 悯忠阁上起山头(1/3)

小说: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作者:木子蓝色 更新时间:2023-12-19 22:02:06
  第558章悯忠阁上起山头

  幽州。

  外城东墙内,

  一座高阁拔地而起,阁楼最顶端,幽州大都督武怀玉撞响了大钟。

  第一次敲击,声音低沉。

  钟声远远传开,钟声所至,所有幽州官民百姓,纷纷停下手中动作,不管是行路之人,还是在忙碌做事者,全都站定肃立,然后朝着钟声响起处鞠躬。

  路边一个男孩不解的问父亲,“阿耶,大家为什么不走了,为什么要鞠躬啊?”

  推着小车在路边贩卖烤红薯煮玉米的男子神色肃穆,他揉了揉儿子的脑袋,“因为这是丧钟,这钟声是对死者的尊敬和哀悼,”

  “谁死了,是牙城里那大都督吗?”

  “不得胡说,这丧钟是武大都督亲自为上次野狐岭之战,守御国门抵御突厥而战死的大唐将士们而鸣的,”男子告诉年幼的儿子,城东钟声响起处,是新建的阁楼,名为悯忠。

  悯忠阁周边,还将要建起悯忠祠,里面将会立碑修塔,摆放野狐岭之战阵亡的大唐将士们神牌,会四时祭祀,永远追悼。

  “还有,幽州悯忠寺要尽快建好,野狐岭獾儿嘴,在战场建一座英烈祠,再修座碑吧。”

  幽州全城肃穆,一起沉痛悼念。

  “这不是不相信我们吗,再说了,咱们都督府也是核查了几遍了,现在那首级、尸体都抛弃在野狐岭的荒沟,这么多天了,虽说天寒地冻一时不会腐烂,可这乌鸦老鹰、野狼野狐,甚至老虎老鼠的啃噬,哪还能清点的了?

  他们肯认真清点,也肯定对不上了。”

  又是一记钟声响起,这一次则十分高亢,这代表着那些将士们是为国牺牲,是值得敬重的。

  走出悯忠祠,武怀玉回到牙城大都督府。

  “北伐还没开始,我现在回去做什么?”怀玉也很清楚自己不会马上回去的,其实呆幽州也还不错,除了想念长安的妻儿外,其它的倒挺好。

  新年将至,战后要做的事更多了,各种善后、抚恤、安抚,

  “兵部侍郎崔敦礼已经从长安出发,正赶来幽州,人还在路上,但已经发文经驿站快马送来,要求我们准备好野狐岭一战的战功核查,要求首级、尸体都要核对,敌我两方的都要·······”

  这是共同的家园,在面对外敌的时候,大家更是命运共同体。

  他们打出了一比二十的骄人伤亡比。

  一般的百姓为了养家糊口,那是片刻不得停歇,哪还能随时待命出征,甚至经常参加集训、番上,更别说练武的消耗巨大,不但吃的饭多,还经常得吃肉,更别说还要有马,甚至一匹肯定不够,还得练箭练矛,家里要不是小地主,都承担不起。

  这些天,幽州都督府一直在宣传这些将士们的英勇事迹,连贩夫走卒也听的明白,是这群子弟兵守护了幽州。

  武怀玉摆手打断了段慎的话,“这是该有的程序,该配合就配合,”

  新建成的街市商铺,各家的掌柜伙计都把提前准备好的白灯笼提了出来,挂在门口,

  “阿耶,我不想长大卖红薯,我也想当兵,将来还要进悯忠祠,让大都督为我敲钟,”

  是他们在寒冬腊月紧急出关,在野狐岭冰天雪地战斗,与数倍自己的突厥大军奋战,血战三天三夜,斩杀五万余,俘虏万余。

  “伤残的弟兄们,也要赶紧把抚恤发下去,伤残退伍的,我们要想办法帮助,”

  此战过后,三千余英魂长眠塞外,还有两千余士兵落下终身残疾,要退出军伍。

  汉子却只是揉了揉他脑袋,然后继续推起车子前进,只是他今天不再吆喝,只是默默的沿着街道慢行。

  “我长大一定会很高大勇猛的。”小男孩道。

  “剩下三十万贯左右,全都发掉?”

  如今每一个阵亡的将士尸体,都被从塞外运回到了幽州,暂停悯忠祠,经过祭祀追悼后,武怀玉还会派人把他们的遗体,再送回到他们家乡,让他们魂归故乡,落叶归根。

  “活下来的兄弟们也不要忘记,该解散休整的要安排,战功的勋簿朝廷还要核实,奖赏一时半会下不来,但我们自己的缴获,可以按例先分发给弟兄们,另外可以提前预发一笔赏钱,

  等正式赏赐下来,再扣便是,马上过年了,也让兄弟们过个温馨的肥年吧。”

  “朝廷新设安东都护府,升幽州为大都督府,命武公担任幽州大都督兼安东都护,还兼恒安道行军总管,这是没打算让武公马上回朝了?”

  这个冬天,幽州不会再受突厥袭扰,

  这个新年,大家也会过的安稳,

  “去吧,魂归故乡,回到生你养你的地方,回到你父母身边去吧,”

  既可从下面府州升选,也可以他直接征辟。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最新章节,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