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真没想当皇帝 第358章你不愿意我愿意啊(1/3)

小说:明末我真没想当皇帝 作者:tx程志 更新时间:2023-12-30 17:05:27
  第358章

  崇祯九年二月,北京的天气异常反常。在二月初,还寒风刺骨,转眼间到了二月中旬,天气却陡然间转热,太阳仿佛越压越低,一直压到天坛顶部,跟块铁板似的,叫人喘不过气来。

  原本的积雪,在短短几天内融化干净,与此同时,北京城也成了烂泥塘,到处都是泥泞,温体仁在当值的时候,听着街道上正在咒骂贼老天的百姓,似乎一个计策从他的脑袋中缓慢生成。

  无论是建奴也好,鞑子也罢,想要啃动大明历经二百多年建立的防御体系,非常困难,就像上一次他们,费了老劲才放开的边关防线,可问题是,只需要一个支点挡住,那就功亏一篑。

  平定州被谢志良率领太原府的溃兵挡住了,车臣汗部十数万大军,硬是没有攻破井陉,更别提威胁京城了。至于兰州被张继武挡住,准葛尔汗部二十多万大军,也难以攻克,更别提程世杰挡在白河河畔,把土谢图汗部的大军围歼在靖安堡与白河之间的山谷中。

  这样的地带在中原,要多少有多少,就像札萨克图汗部在占据太原以后,一路向南,仅仅到了潞安府境内,他们就打不动了,就算他们可以调开大明守军,可问题是庶族地主组织的团练武装就让札萨克图汗部头疼万分,最让人感觉不可思议的是在长治县的郝家大院。

  这个位于长治南的小村,有一个土财主姓郝,郝老财主死得早,留下一个未成年的儿子叫郝焕臣,郝焕臣不学无术,却独爱舞刀弄枪,在蒙古大军南下进攻长治县城的时候,长治县城很快就被攻破,但是郝焕臣却组织二百多名村民,死守郝家大院,依靠着占地不到三十亩的郝家大院,硬是死守十一天,反而让札萨克图汗部将近两千人。

  放建奴进来,结果恐怕还是一样的,哪怕建奴在最强盛的时候,攻克沈阳城的时候,是利用沈阳总兵贺世贤从西门撤退,建奴这才攻克沈阳城,占领辽阳的时候,是辽阳城被明军弃守,攻克大安口、龙井关都是明军弃守,哪怕到了崇祯四年,大凌河城之战的时候,皇太极也只能采取围困的方式。

  也就意味着,建奴攻城能力并不比蒙古人强,如果大明愿意守,他们是很难攻破城池的,而大明却有着两千多座城池,仅仅长城防线就有一千多座堡垒,就算累死建奴,建奴也没有能力攻破大明的城关。

  如果让明军出关进攻建奴呢?

  在建奴野战优势的情况下,只怕除了宁海军之外,其他明军根本就无力在野外浪地的情况下,战胜建奴。

  想到这里,温体仁的眉头拧成一团:“如何才能让大明不惜一切代价出关进攻建奴?”

  如何才能……

  想到这里,温体仁的脑袋中顿有了主意。

  他急忙拿着笔,赶紧写信。

  信不长,寥寥几百字,对于温体仁来说,挥笔立就。

  “来人!”

  “大人!”

  “马上送到王大人手中!”

  “是!”

  ……

  额仁达布散淖尔,这是蒙古语“额仁”有“海市蜃楼”之意,“达布散淖尔”意为盐湖,合起来就是拥有海市蜃楼的盐湖。

  在明英宗时期,这里已经建立了城池,当然说是城池,仅仅相当于中原的小镇。皇太极从库库和屯撤退之后,就驻扎在这里,他原本希望宁海军可以追击,正好可以利用地势打宁海军一个反击。

  只是非常可惜,宁海军并没有追击,皇太极决定将大金国的军民分开,百姓往漠北转移,在漠南只留下八旗各一部,用来监视大明的动向。

  大明的军队没有等来,却等来了大明的内阁大臣王应熊。

  在王应熊抵达额仁达布散淖尔的时候,范文程负责接见他。

  范文程没功夫跟王应熊废话,他一脸不善的道:“王大人,你们做的这事,可不地道!”

  王应熊满脸疑惑:“此话怎讲?”

  范文程微微一愣:“你们为什么不赏赐宁海军?”

  这话反而让王应熊感觉满头雾水,他很想问范文程是哪头的,怎么反而关心起来程世杰了?

  事实上,范文程的思维逻辑是这样的滴,程世杰与建奴交易蒙古鞑子的首级,可问题是,大明朝廷不赏赐程世杰,反而罢免了程世杰的官,这让程世杰非常生气,于是中断了与建奴粮食换首级的交易,反而出兵奇袭沈阳。

  如果不是皇太极早有准备,建奴的损失恐怕非常惨重,好在沈阳只有不到一万人马,大部分都汉军旗,损失虽然重,皇太极也不太心疼,只是可惜了,不能再与宁海军交易。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明末我真没想当皇帝,明末我真没想当皇帝最新章节,明末我真没想当皇帝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