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真没想当皇帝 第391章天下混乱一步到位(1/3)

小说:明末我真没想当皇帝 作者:tx程志 更新时间:2023-12-30 17:05:27
  “禀告皇上,微臣方才收到急报,肃亲王所部遭到宁海军主力夜袭,业已全线溃败,六余万大军折损近半,多亏了吴三桂吴将军稳定局势,残余部队成功退回大营凭险据守,宁海军主力正以泰山压顶之势横扫永平府诸州县,蓟州、通州、接连失守!”

  皇太极面色连变数变,手微微有点发抖,喃喃道:“宁海军……终于来了么?”

  温体仁等一众汉臣更是面色大变,他们知道自己把宁海军坑得有多惨,如果宁海军打到北京来,他们一个都活不成!

  陈新甲第一个嚷了起来:“这不可能!宁海军就那么一点人马,三分之一强的兵力已经被挡在山海关外了,他们哪里还有兵力?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王应熊也小心翼翼地道:“对啊,会不会是肃亲王弄错了,偷袭他们的只是山贼土匪,并非宁海军?”

  阿济格勃然大怒:“王大人,你是什么意思?你是说我们八旗精锐连山贼土匪都打不过么!?”

  王应熊头皮一麻,这才想起自己已经是大清的臣子了……大清啥都好,惟独一点不好,那就是极重军功,十分尚武,武将的地位非常高,跟大明可谓天渊之别。

  他们不正是因为大明的武将集团实力越来越强大,话语权越来越高,文人那种超然的地位难以保证了才叛国通敌,投靠清廷的么?

  王应熊赶紧解释道:“武英郡王不要误会,本官不是这个意思,本官的意思是……”

  皇太极摆摆手,说:“好了,不要再说了!”

  皇太极站了起来,背负双手步下丹陛,在大殿内来回踱步,眉头拧得紧紧,说:“此事非同小可,不能等闲视之!平南王!”

  祖大寿一振衣袖,大步出列:“奴才在!”

  皇太极说:“你马上派兵巩三河防线!此乃京师门户,万万不容有失!”

  祖大寿神情凝重,说:“奴才明白!”

  皇太极又叫:“武英郡王!”

  阿济格前一步:“奴才臣在!”

  皇太极说:“此事务必封锁息,京畿周边的防务还要加强,同时多派探子盯住市井,发现有散播谣言者不必审判,一律处死!”

  阿济格神情一凛:“任何人?”

  太极一字字说:“只要是散播谣言的,杀无赦,任何人都不能例外!”

  济尔哈朗重重一抱拳,起身退下,安排去了。

  皇太极又一连下了几道命令,他见惯了大风大浪,三河之战的胜负这点小事他还不放在眼里,几乎是不加思索,应对之策信手拈来,这份冷静着实令人钦佩。

  只是他心里并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镇定,忧虑越来越重:如果情况属实,宁海军真的打横扫京,那么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程世杰一直在隐藏实力。

  要知道宁海军在关外可是保持着四五万精锐部队,一直在追击清军残部,如果是这几万宁海军南下,那就说明,他们已经击败了留守的漠南的清军,这就意味着那好几万八旗精兵……

  皇太极打了个冷战,不敢再想下去了!

  在皇太极的调遣下,大批清军朝着三河方向移动,京城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等到傍晚,守将派军使来报:“发现大批溃兵,都是天津方向溃退下来的,据他们所说,他们遭遇宁海军主力。”

  接到报告后,正在喝药的皇太极手一颤,险些泼掉了手中那一大碗汤药!

  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北京,紫禁城。

  天气阴沉,皇太极的面色更加阴沉,那张有些消瘦的脸弥漫着一股黑气,那是暴风骤雨来临的前奏。

  丹陛之下,文武百官跪满一地,噤若寒蝉,尤其是以温体仁、王应熊为首的那一拨文臣带路党,一个个如同被雷打过的蛤蟆,眼睛有多大瞪多大,嘴巴合都合不拢,就算看到自家老婆跟儿子在滚床单,他们恐怕都不会如此吃惊的。

  别怪他们,谁又能想到在大明北伐大军三十余万人马尽数被歼灭,京城失守、清军铁骑席卷京畿、保定府、真定府的情况下,明军居然还有如此强大的战斗力,在程世杰的指挥下在连绵千里的战线上发动排山倒海式猛攻,将清军打得节节败退?

  最让皇太极头疼的是,控制着大半个山东、河南、南直隶的大顺军,正式接受了宁海军的改编,被程世杰授于宁海军第十三至第十八旅,共计六个旅的部队番号,这六个旅十数万大军趁着占领迫不急待易帜的山东东三府。

  并且沿着大名府一路北上,在真定府与清军大打出手,这支让大明朝廷头疼万分的流寇,爆发了极强的战斗力,他们居然一口气拿着了八千余名重装步兵,在付出了四千余人的伤訅的代价后,顶住了三万余满清铁骑的冲锋,趁着清军疲惫不堪的时候,发起全线反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明末我真没想当皇帝,明末我真没想当皇帝最新章节,明末我真没想当皇帝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