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草根皇帝 第364章慢慢的就变味了(1/3)

小说:明末:草根皇帝 作者:tx程志 更新时间:2023-12-17 00:22:30
  第364章

  崇祯皇帝任命朱纯臣为三军统帅的做法并不高明,而朱纯臣在接任北建奴的统帅之后,第一道军令则是把崇祯皇帝的圣旨复述一遍。

  调三边军、川军、浙军、天雄军等诸军集结在京城,这道命令简直就是闹着玩的一样,石门川军远在四川,三边军队则在陕西、山西和宁夏天,他们原本可以作为单独一路军队出发,会师漠北也好,东西夹击建奴也好,偏偏朱纯臣居然脑残到要数十万大军聚集在一起。

  可问题是,这简直就是要命的事情,倾大明全国之兵,这一次调集三十余万大军,其中光骑兵就多达四万余骑,这些人马每天吃三升粮食的情况下,需要每天消耗两万七千多石粮食,这需要至少两千七百多辆大车才能运完。

  就是因为这道不高明的命令,从一开就为这次北伐蒙上了一层不祥的阴影,明军原本高昂的士气为之一泄。

  崇祯对此一无所知,打从决定御驾亲兵之后,群臣对他的态度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再也没有人故意找碴说他的不是,相反,哪怕是最尖酸刻薄的言官,也对他的决定大唱赞歌,把他吹得堪比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些阿谀之辞令他有些飘飘然了。

  卢象升多次想见他,就北伐的事宜跟他说清楚自己的看法,他都拒绝不见。他和众多大臣一样,一致认为被大明封锁了两年多之后,特别是沈阳被攻克,建奴已经元气大伤。众叛亲离,只要他率领的大军一到,清军便会望风而降,消灭建奴,易如反掌!

  不得不说,人的狂妄自大都是被惯出来的,如果没有沈阳被攻克大捷,宁海军送上的战报,原本斩首不到四千七百级建奴,六千余鞑子,却被群臣直接乘以十,变成了,沈阳之战,宁海军斩首四万七千余级,蒙古十数万级。

  崇祯皇帝虽然大的本事,可问题是,面对这个的大捷,他通过简单的加减法一算,建奴现在还剩的兵力,不会超过三万人马。他带着三十多万大军出去,哪有败的道理?若非如此,哪怕群臣吹出花来,崇祯皇帝估计也没有勇气搞什么御驾亲征。

  卢象升几乎天天想要求见崇祯皇帝,却被拒绝召见,卢象升在群臣眼中,就成了唯一的小丑,大臣们对卢象升也是冷嘲热讽,因为卢象升是外官,没有圣旨和皇帝的许可,他不像京官可以参加朝会,只能在大明门外天天挨晒。

  卢象升的苦心,非但没有人理解,反而天天被指责他杞人忧天,没事找事。

  崇祯九年五月十六日,作为关宁军统帅,祖大寿率领吴襄、吴三桂、祖大弼、祖可法等关宁军率先抵达京城。

  祖大寿这一次非常给崇祯皇帝面子,不仅仅率领六万五千余名关宁军抵达京城,还率领了八千余骑祖家精锐骑兵,加上吴襄和吴三桂率领的骑兵六千余人,仅仅关宁军就出动一万五千余骑兵。

  六万五千余关宁军抵达京城,京城赶紧在城外修建了一个巨大的军营,接着,距离京城较近的山东军刘泽清部六千余人马抵达京营,河南军、昌平军、蓟州军、天津三卫,纷纷抵达,京营就变成了巨大的军营。

  祖大寿这位关宁军头号人物跪在冰冷的道路上,额头触地,全然没了破口之战时带领大军说走就走,完全没有把崇祯皇帝和兵部放在眼里,必须袁宗焕写信来劝才重新带领大军入关参战的桀骜不驯。

  祖大寿的态度异常的谦卑:“陛下,御驾亲征,实乃国朝未曾有过之大事!陛下之雄才伟略,秦皇汉武也远不如也!有陛下亲自督战,三军用兵,攻破建奴易如反掌,老臣预祝陛下大获全胜,生擒奴酋!”166小说

  祖大寿如此谦卑的态度让崇祯皇帝极为满意,他扶起祖大寿:“祖爱卿请起!朕不谙兵书,这沙场征战,还需要爱卿多多费心啊!”

  祖大寿道:“陛下有令,老臣岂敢不从,拼着这把老骨头不要,也是拿下建奴,取奴酋皇太极项上人头,为陛下出一口恶气,也为死在建奴手里的辽东汉人和关宁将士报仇!”

  崇祯大为赞赏,击掌叫:“好!这才是朕的悍将!有此决心和士气,何愁建奴不灭!”

  京城城外,那真是场面宏大,旌旗遮天,无边无际,声势浩大。十数万大军抵达京城,十数万张嘴呢,一天能吃垮一座大山,长时间呆在京城,吃喝拉撒都要朝廷解决,谁受得了?

  老百姓同意也颇有意见,并不是所有部队都有宁海军那么好的纪律,像山东、河南等地的卫所军,战斗力差,纪律更差,偷只鸡摸条狗那是家常便饭,老百姓意见很大,可以说哀嚎遍地。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明末:草根皇帝,明末:草根皇帝最新章节,明末:草根皇帝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