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宁无奈:“亭午走喽。”

  水牛抬头,眉开眼笑。

  “你这就是那老鼠钻进书箱里。”易宁笑骂。

  水牛歪头不解。

  “老鼠钻书箱——咬文嚼字,哈哈哈。”

  “哞~”身后水牛摇头晃脑,毫不理会易宁的挖苦。

  那日从牵牛村离去后,得知这牛还没有名字。

  易宁便想要叫它“牛牛”,寓意勇敢牛牛,不怕困难。

  被水牛严肃拒绝。

  之后又取出“小黄”“小黑”“壮牛”等名,把水牛气得“哞哞”直叫,一路上走得像小怨妇一般。

  最后易宁明白了他的意思,原来牵牛村有个习俗,孩子名字取得越文艺,将来成就也越大。

  按他们的想法就是,名字都是文名了,以后成个举人秀才也是有希望的吧。

  于是,易宁取了首宋代诗词,《二十一日柘龙桥道中》的词语,为水牛命名。

  早禾登架晚禾青,雨后官塘处处平。

  山马未胡行木彴,水牛亭午卧深坑。

  这诗描绘了一种宁静祥和,休闲寡淡的乡村生活状态,却也正合易宁的心愿。

  这老牛前半生过得着实辛苦,易宁希望它之后能活的如诗中那般悠闲。

  恰好句中有“水牛亭午”字眼,水牛的名字便一下敲定。

  从那以后,易宁每叫亭午二字,水牛的牛眼就笑地眯起,开心却也来得简单。

  “你这牛身太大,小亭可容不下你,在外等候吧。”

  一人一牛已经走到亭下,亭午也想跟着入亭,易宁伸手在它额头来了一记板栗。

  几步跨入亭中,易宁行礼:“朝阳府人士易宁,见过两位。”

  亭中,此时有一男一女两人,像是夫妻,他们岁数不小,头发都有些花白,此时在亭中生火,火上熏着一块黑色的动物毛皮。

  听到易宁声音,两人这才看到有人靠近,妇人看眼自家汉子,老汉立马站起:“本地村民张远山,这是俺婆姨胡小花。”

  “张大伯,胡大娘。”易宁说道,“我路过此地,突然下雨,便来躲躲雨,叨扰了。”

  张大伯指着火上的毛皮:“这有啥叨扰的,只是我这在熏狗皮,怕你嫌晦气。”

  驱邪的黑狗皮?

  易宁还以为遇上了修道之人,但一番打量又不像。

  对方身着农家素色棉服,脸上皱纹如沟,手上也全是老茧,一看就是经常干苦活的。

  再看他们放在亭子一角的竹竿,以及裹在地上的白布,还有黑狗皮,易宁产生了好奇。

  “小花,把准备好的公鸡逮来。”

  张大伯喊道,而后又对易宁咧开大牙,“公子莫嫌脏,我去亭外杀鸡。”

  易宁看眼亭外大雨,微笑回应:“外边雨大还是别了,大伯还是在里边操作吧,无需管我。”

  这时,胡大娘已经逮了只早就捆好双脚的公鸡进来,公鸡在她手上剧烈挣扎,却被妇人捏得牢紧。

  张大伯接过,拿出一把小刀,熟练地割开公鸡喉咙,鸡血飚出,汉子持着鸡,将血淋在地上,口中念念叨叨。

  “此鸡不是非凡鸡,头顶大红冠,身穿花绿衣,杀血震妖邪,敬神保顺利。”

  张大娘也跟着大喊:“出煞哟,打煞呀~”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功德都溢出了,你说你是行脚医?,功德都溢出了,你说你是行脚医?最新章节,功德都溢出了,你说你是行脚医?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