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第505章 北齐立国(2/3)

小说: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作者:伍辛老祖 更新时间:2024-05-13 18:54:30
  

  高洋还不想让高澄的死讯外泄,所以把陈元康的尸体暂时安放在柏堂,对外宣称是派陈元康出去办事去了。

  高家班的几个核心成员和邺城政府中的顶级权贵们,都认为重兵集中并州,建议高洋早日返回晋阳,高洋表示同意,当晚召见最高统帅部大营指挥官唐邕,让他调配各将领紧急行动,加强全国戒备。

  549年8月10日,高洋暗示元善见,借着册封太子一事,下诏大赦天下。

  元善见深知高澄一向强势,也知高澄一向瞧不起高洋,而今由高洋主持局面,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显然高澄不只是“受点轻伤”那么简单,必定已经死去。

  想到高澄已死,元善见不由得笑了出来,对左右亲信说:“莫非是天意,政府权力应该重回皇家之手。”

  他也没把高洋放在眼里,但心中点燃的那点希望很快就被高洋扑灭了。

  8月11日,高洋到昭阳殿晋见元善见,为了展示武力,随他前来的有武装勇士八千人,陪他登上台阶的也有二百多人,且全都卷起袖子,手握刀柄,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

  元善见看到如此场面,心里瞬间凉了一半,只听高洋的司仪官传报说:“我家有事,必须先去晋阳一趟。”

  元善见不及回话,高洋行礼两次,转身直接退出。

  看着高洋远去的背影,元善见忍不住嘀咕道:“这个人好像也不见得能包容,我不知道死在哪天。”

  除了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高岳、太保高隆之、开府仪同三司司马子如、总监察长杨愔这四个人留守邺城,其他高官及封爵,全都随着高洋前往晋阳。

  高洋留这几人在京城,是有其用意的,高隆之和司马子如等人都是高欢的亲信,而与高澄的关系就很一般,由他们坐镇邺城,高澄生前的亲信就倒了楣了,财政部长崔暹和崔季舒叔侄二人很快就被指控犯罪,先挨了二百皮鞭,接着被放逐边疆。

  崔暹是高澄的首席智囊,此举意在清除高澄的残余势力,而且效果异常显著,毕竟连崔暹都无法自保,朝野上下的文武官员全都感受到了风向的变化,一个新的政治局面正在成形

  晋阳的一批旧臣和老将,一向瞧不起高洋,可是等到高洋抵达,在文议上神采飞扬、言辞清晰、反应迅速,大家全都吃一大惊。

  高洋虽然和高澄有很大不同,但在当皇帝这件事上是保持一致的,大哥没能实现的愿望,二弟即将完成。

  550年正月18日,东魏擢升太原公高洋为丞相、全国各军区总司令长官、主管政府机要、中央特遣政府总监、晋封齐郡王。

  这一任命的颁布也意味着把高澄的死讯,以官方口吻加以宣扬,世人终于不必再胡乱猜测了。

  当上齐王不久,高洋的机要秘书高德政就力劝高洋称帝,高洋也有这想法,便找到母亲娄昭君,声称特级国务官徐之才和北平郡长宋景业,都精通预言书,认为本年适宜行禅让之事,询问母亲对此事的看法。

  娄昭君当即没好气地回说:“你爹像**,你哥像一条虎,还不敢妄想当皇帝,一辈子都面向北方称臣,你是什么人,竟想做舜禹的事!”

  高洋不以为意,回去把话转达给徐之才,徐之才说:“正因大家都认为你不如父兄,所以才最好早早高升尊位。”

  高洋深以为然,暗中铸铜像占卜,铜像竟一铸便成,于是更加坚定信心,但总是要有人支持才能行得通,便让开府仪同三司段韶,去问肆州督导官斛律金的意思。

  斛律金火速赶到晋阳拜见高洋,坚决反对行篡位之事,并表示凡是煽动此事的人都该杀。

  斛律金是东魏大将,国内威望颇高,听他这样说,高洋十分气馁,但还是不肯轻言放弃,又找到当权的重要人物,在娄昭君面前举行最高会议,讨论是否改朝换代,娄昭君仍旧不支持,当众说:“我儿性情软弱直爽,不会有这种想法,定是高德政喜欢惹祸,才教他这么做。”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愤怒的两晋南北朝,愤怒的两晋南北朝最新章节,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