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第531章 南陈北伐(2/2)

小说: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作者:伍辛老祖 更新时间:2024-05-13 18:54:30
  

  齐军大为震惊,立即派精锐骑兵十余人捉拿萧摩诃,萧摩诃很快又把他们斩杀,齐军士气大跌。

  吴明彻大喜,立即下令猛攻,齐军惨败。

  这时邺城当局终于开始考虑源文宗的提议,下令让王琳到寿阳招兵买马,拒抗陈军,但没有听源文宗的警告,偏偏又任命王琳的冤家卢潜当中央驻扬州特遣政府执行官,名义是协助作战,实则是朝廷监视。

  王琳先前屡次提出南征,都被卢潜驳回,二人关系一直十分紧张。

  就在王琳招兵的同时,陈军连战连捷,先后攻克石梁、瓦梁、阳平、庐江、历阳、合肥、高唐、齐昌、东关、蕲城、谯郡、瓜步、胡墅、滠口、合州、沭阳、泾州、新蔡、合州、仁州、巴州。

  因秦郡是吴明彻的故乡,攻克瓜步和胡墅之后,陈顼特别下诏准备太牢礼,让吴明彻去祖先的祠堂和坟墓祭拜,文武仪队十分盛大,吴明彻于是更加充满斗志。

  7月,王琳终于准备妥当,与扬州州长王贵显,联合守卫寿阳外城。

  吴明彻认为王琳刚驻军不久,军民还不团结,这是个机会,于是连夜发起突袭,成功攻克寿阳外城,齐军据中城固守,吴明彻留下部队兵力围城,然后继续在齐国攻城略地。

  接下来,北齐的山阳、盱眙、海安、东海、晋州、阳平、马头、齐安、楚子等地也相继沦陷。

  8月,吴明彻重回寿阳城下,在肥水兴筑堤坝,引水灌城。

  北齐中央特遣政府副行政长官皮景和,率军南下增援,但畏惧陈军声势,逗留在淮口不敢前进,中央不断派人催促,皮景和不得已才渡河,带着十万大军距寿阳三十里安营扎寨,但却不敢前往施救。

  陈军将领听说敌人大量援军赶到,都不敢继续攻城,吴明彻安抚他们说:“所谓兵贵神速,但他们的援军却在那里扎营,不前进一步,是用来打击自己士气,分明不敢出战,情况十分清楚,攻克寿阳,指日可待。”

  10月13日,陈军一战便攻克寿阳,俘虏守将王琳、王贵显、卢潜,以及城中所有辎重粮草。

  王琳面貌神态安详文雅,喜怒从不在脸上表达,反应敏捷,记忆力超强,总部官员数千人,往往能叫出他们的姓名,刑罚公正,轻视金银,敬爱人才,所以官兵对他一片忠心,即便逃往北齐,没有立足之地,部属对他不离不弃,北齐官民也对他十分推崇。

  吴明彻帐下许多将领士卒都是王琳的旧部,吴明彻深知王琳的本事,唯恐发生变故,不等送往建康,直接在半路将其杀害。

  消息传出,民间一片悲声,有一老汉提着一壶酒和一块干肉到王琳的尸体旁祭奠,放声大哭,悲痛欲绝,又把流在地上的血刮起来带走。

  陈顼原本下诏把王琳的人头悬挂建康街头示众,王琳的旧部现任骠骑将军府粮秣军事参议官的朱杨,写信给左副行政长官徐陵,要求发还人头,信上如是说:“从前司马家将要灭亡,徐广愿作晋国遗老,曹家已经凋谢,司马孚仍自称曹魏忠臣,梁国故建宁公王琳,生在天下分崩离析的时代,负责主持地方政府,独当一面,虽然上天已唾弃梁国,但王琳忠心耿耿,仍力图拯救,现今不幸身躯死九泉,人头走万里,岂不可悲,盼望圣明君王厚恩高德,颁发诏书,允许让王琳入土为安。”

  徐陵为他上报,陈顼于是下诏把王琳和熊昙朗的人头,同时送还家属。朱杨把王琳的人头埋在八公山旁,朋友部属前来参加葬礼的,有数千人之多。

  熊昙朗之前作乱被砍了脑袋,如果他不是佛的话,尸体早就腐烂了,而且全家无一幸免,陈顼此举对于王琳来说,确实是莫大的恩惠,对于熊昙朗而言,就仅仅只是形式了。

  朱杨从小路前往北齐,准备把王琳的人头和尸身合葬,但寿阳人茅智胜早早把王琳的灵柩带往国内,北齐政府追赠王琳开府仪同三司、主管政府机要,封忠武王,特别准许使用皇帝才可以使用的灵车安排送葬。

  北伐进行到这一阶段,基本进入尾声了,10月24日,陈顼下诏让寿阳仍称豫州,而在黄城设立司州,另任命吴明彻为豫合六州军区司令长官、车骑大将军、豫州州长,派礼宾官前往寿阳发布人事命令,在寿阳城南兴建高台,举行盛大的册封仪式,既庆祝吴明彻升职,也庆祝南陈得胜。

  当天有武装部队二十万人在台下集合,旗帜迎风招展,战鼓铁甲刀枪剑戟全都展现,陈军士卒无不感到荣耀。

  陈顼也在建康摆下御宴庆祝一番。

  这之后,南陈的北伐军又攻克数城,最终把淮河以南全都收复,然后班师回朝。

  (本章完)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愤怒的两晋南北朝,愤怒的两晋南北朝最新章节,愤怒的两晋南北朝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