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中唐当皇帝 第086章 天下英雄谁敌手(2/2)

小说:我在中唐当皇帝 作者:博带青衫 更新时间:2024-05-24 13:13:26
  

  李弘成笑道:“我亦最喜此诗,沈隐候国门垂泪,怀古伤时,可敬可叹。”

  这时李弘戍走来道:“怀古伤时忒女儿之态,我最爱宋之问这首《登北固山》”

  李弘威笑道:“二哥,怕是看到此诗有你之名,这才倾心吧!”

  李弘戍被说中心事,但仍辩解道:“我最喜此诗,与你何干?”

  张华走上前调解道:“此间名家名作十数首,我等细细品评,各自选一钟爱之诗,何如?”

  众人觉得这个提议很好,欣然答应。于是,大家纷纷四处浏览北固楼墙壁之诗。

  李宁逛了一圈后还是和李弘成一起站在沈约这首《登北固楼诗》之下。

  赵华选择了张子容所作《九日陪润州邵使君登北固山》。

  姚磊、李弘威、裴盼选择了吴筠所作《登北固山望海》。

  谭云选择了李白所作《永王东巡歌》。

  王式选择了王湾所作《次北固山下》。

  倒是李弘戍自是至终没离开带有他名字之诗,宋之问所作《登北固山》。

  李宁一扫众人之选,便了然于胸。李弘成和他自己所选之诗乃是忠君忧国之意。他本是皇室之人自然要选这首。

  赵华所选乃是陪使君登山之作,喜好交游,广结众人。可见他像其父张儒一样情商很高,心计很深。

  姚磊、李弘威、裴盼三人全然是被吴筠这首诗作所描绘之景征服,神奇壮丽、梦幻绝美。

  谭云这个从河中绛州跟来的护卫,纯属仰慕青莲居士,所以才选了李白的诗。

  倒是王式的见解非凡,选了思乡念亲的《次北固山下》。此些后世极为出名,选入了中学生课本,很多人都会背。

  李宁也在王湾和沈约两首诗中纠结,最终选择了忠君忧国之诗。

  最后结果显而易见,吴筠所作的《登北固山望海》更受人欢迎。

  李弘戍不服气道:“辞藻华丽,空洞乏味。”

  历来和李弘戍不对付的姚磊道:“弘戍贤弟何时鬓已斑白?何时去过上林?”

  李弘威也笑道:“二兄何时怜爱大雁?我竟不知。”

  李弘戍抬头看过此诗四面四句,气哄哄地去了二楼。随后众人也一同跟了上去。

  李宁在楼梯上趁机问起:“我于淮南并未得见悲翁居士,不知其人身在何处?”

  李弘成笑着道:“悲翁居士年事已高,隐居茅山,早已不问世事。”

  李宁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顾学士倒是选了一处好地安享晚年。”

  这倒不怪李宁不知道,顾况这位海内名儒。他之前一直在淮南半隐半退,著书育人。正是因为有顾况、张登在淮南,杜佑才能吸引大批名士。

  去年杜佑升了宰相,已经七十六岁高龄的顾况离开淮南,到常州茅山彻底隐居,自号悲翁居士。

  李宁等十来位少年登上这北固亭三楼后,远眺大江,欣赏起了此间美景。

  东看焦山、西望金山、北见扬州、南俯东吴。李宁顿觉神州无限、天地浩荡。

  心情不好的李弘戍突然提议道:“听闻宁公子少年神童,如此美景,不如赋诗一首。”

  李宁心中苦已,暗道:“早知道不当什么神童了。”这么多珠玉在前,他也不好做些差的。

  既然穿越了,那就好好享受生活,偶尔做做“文抄公”,震慑众人,也未尝不可。

  李宁谦虚道:“我不善作诗,倒会能填些词曲,还望诸位不要见怪。”

  他口中吟道:“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古今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座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男子当如孙仲谋。”

  李宁慢慢吟诵完毕,一众少年听得热血沸腾,惊愕不止。这首词曲写得太好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在中唐当皇帝,我在中唐当皇帝最新章节,我在中唐当皇帝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