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五好青年 第六零二章 大明之平西王的诞生(1/2)

小说:大明之五好青年 作者:木允锋 更新时间:2024-01-15 00:04:15
  “咱们爷俩这也一年多没见了!”

  九千岁感慨地说道。

  此刻的他们正在徐州奎山,放眼望去黄河滔滔,就连被掩埋大半的徐州城內也有不少人在走动,四周是零零星星一片片刚刚收获的麦田,不过这里接下来不会插秧了。虽然无论古代还是现代,徐州都是水稻产区,但在黄河夺淮期间,因为一次次黄河泛滥摧毁了灌溉系统,这一带早已经沦为纯粹的旱作区……

  不过好在有地瓜。

  接下来这一带将会大量种地瓜高粱之类,玉米也有少量种植,这种新作物在北直隶已经很常见。

  都是杨家搞的。

  杨家在各地卫所以商屯方式,雇佣军户种玉米并治种,然后首先在军户中推广,目前北直隶各地卫所军户种玉米已经很普遍,尤其是冀东那些最贫困的军户们。

  这也是之前卢象升部下根本不想打仗的重要原因。

  做人得讲良心。

  杨家给北直隶军户带来的改变他们都记着呢!

  不但推广新作物,而且每年以明显的高价收购地瓜之类建立义仓,遇上年景不好了,就会拿出这些来赈济他们。另外还在各地雇佣他们垦荒修水利,因为杨信的镇压,地方上卫所将领也不敢管,毕竟谁都知道瀛国公的手段。

  这种情况下要他们和瀛国公战斗真得很难有什么斗志。

  “陛下的蒸汽机如何了?”

  杨信问道。

  “来的时候最多一次七分钟没出毛病,而且陛下还用它做了一个可以提水的东西,一开起来那水自己就从井里顺着管子流上来。我请陛下赏了一个装在煤矿里,原本得人往外提的水,自己就被抽了出来,只要煤还在烧开水就可以不住的抽。

  不过这机器总是坏。

  用不了多久就得停下修,只能边修边抽,陛下说等那个镗床做出来就好了,只是这东西也挺费工夫。

  虽说做了一个,但还是不能用。

  陛下一直说,没有你在京城,做什么都不顺。”

  九千岁说道。

  “京城,暂时我是回不去了!”

  杨信说道。

  天启的进步还是很明显的,这都进步到实用阶段了,当然,实际上应该是九千岁为了哄他开心,就这时候那蒸汽机效率和可靠性,很难想象会有实用价值。不过既然是皇帝做的东西,无论使用成本多高,那都必须得使用,不过在煤矿抽水还是可以,毕竟用煤几乎不算成本,欧洲人都能把纽科门蒸汽机用几十年,天启蒸汽机没理由还不如纽科门。

  “你跟大爷说句实话,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九千岁很认真地说道。

  “首先,我对皇位没兴趣!”

  我以前就说过,天下太平之时我宁可效仿郑和,带着舰队去海外为大明开疆拓土,外面的世界很大,大明只是其中很小一块。

  我想称王称霸很简单。

  我自己带着十万大军,就能征服整个印度,那里的土地丝毫不比大明小,人口也不比大明少,而且温顺容易统治,我给自己安个神灵头衔,把我的部下描述成高种姓,他们会世世代代臣服我。如果不想这么麻烦,我带着一万大军,也能征服倭国,然后他们同样会世世代代臣服我。

  甚至给我一千人去美洲登陆,我同样可以创建一个不比大明小的庞大帝国。

  想做皇帝?

  很简单,外面有的是地方,有的是人口可以给我征服。

  我何必跟陛下抢?”

  杨信说道。

  “其实陛下当初也说过,富贵与你共之,若你真想要江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陛下富有天下,还不至于舍不得两省之地,但你如今所据之地已与太祖无异,难免会惹人猜疑,就算陛下相信你,但陛下也得面对悠悠众口。

  陛下之意封王可以。

  左右南方如今已经是这样,就算再想变回以前也不可能了。

  更何况大同国那些人也得有个人镇压,江浙两地士绅之前既然敢这么干,那以后备不住还得这么干,就让你在南京镇压,封你一个郡王,以郡王总督南直隶及浙江军政。

  但以后江浙两地赋税不能少,无论田赋还是商税,包括松江及宁波两处海关,扬州的盐税等等,这些该多少还是得多少。

  包括金花银。

  还有各处皇庄的都不能少。

  两地官员承制拜封有些过了,朝廷总得有个样子,南京六部及其他那些都察院之类,包括五军都督府统统撤销,将南直隶一分为二,以应天巡抚辖区为江南布政使司,以凤阳巡抚辖区为江北布政使司。两地的巡抚,布政使,按察使这些还是要有的,都指挥使就不必了,至于府州县的地方官员,这个由你自己定个名单,就算是你们联名推荐,交给吏部任命即可。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之五好青年,大明之五好青年最新章节,大明之五好青年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