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时代 743、到底哪个才是真实(2/2)

小说:大美时代 作者:中秋月明 更新时间:2024-01-14 22:57:11
  

  成群结队的站在画作前面探讨,充满好奇的市民正在用手机扫描获知价格,满脸求知的孩童仰头看着那些挂在墙面的艺术品。

  可再把镜头从孩子纯真的脸上挪开,场景已经变成了青少儿美术培训下乡的现场。

  同样的眼神,同样的表情,可他们的手里已经拿上了画笔。

  一个个蜀美学子,大美社的小伙伴,站在自己的家乡小培训班里讲课的样子飞快闪过,文字是“三年来,蜀川美术学院和大美培训机构协同有关教育部门的免费美术培训下乡活动,已经为近十万人次的青少儿提供了美术启蒙,数千人次的大学生把自己对美术的热爱,用这种方式传递给更多青少儿。”

  站在那些文化馆、社区教室等各种场合里面的小伙伴们,逐渐变成了站在大美课堂上的助教。

  舒缓的背景音乐,也逐渐变得激昂……

  几百上千人一堂课的震撼场面,数千艺考生遍布几层楼的壮观景象;

  大群大群美术生坐在国家大剧院后台通宵达旦改造背景画面;

  玻璃房子里夜深人静依旧在忙碌工作的工作室;

  人声鼎沸争论设计方案的竹庐;

  油画工作室里面带队画画的赵院长;

  雕塑教室里的各种泥塑造型;

  后面就是飞快的展现各种美术学院师生创作学习的镜头……

  可是每转换一次场景,就要卡进来万长生坐在竹庐东倒西歪的讲话:“艺术是什么?”

  两种场景交错,断断续续的那种:“艺术就是要为社会服务!”

  “为时代服务!”

  “艺术从来都不应该是附庸风雅的小圈子孤芳自赏!”

  “艺术是所有人的艺术!”

  “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这是艺术!”

  “技艺在,便有记忆可承载,这也是艺术!”

  分明是万长生某次在竹庐可能喝了几杯酒,有点嗨的手舞足蹈高谈阔论。

  一改他平日沉稳淡定的气质,有些纵意轻狂的洒脱。

  好像这才是很多人心目中艺术家应有的样子。

  杜雯就是看了这个,笑着同意的。

  这才是万长生的真面目。

  就像那个拿着刻刀给她剔小龙虾和螺丝肉的少年。

  那个给贾欢欢铺金银花的少年……

  他不过是为了这个时代,才让自己稳沉持重起来。

  整个视频最后就是用万长生在雕塑工厂,拿着工具专注于那尊面纱少女的黑白镜头收尾。

  一行小字滑下来:“奈何一生太短,便叫一瞬很长”

  横着一行字在下面留白,“这便是艺术的意义。”

  三分多钟的短视频。

  没有上回近代史视频那么看了就让人泪流不止,却有种说不出的意犹未尽。

  好看。

  混剪的片子毕竟是从无数部电影里面节选下来的内容,各种色彩场景都大不相同。

  这里统一渲染调色,色彩明艳,场景层次分明,这通常是内行一眼判断制作水平的基础。

  经过这么多次打磨,马振宇的团队开始走上专业级道路了。

  配乐虽然没达到上次那种信手拈来,还能自己编曲补漏的地步,但也舒缓的当,跌宕起伏,颇能感染观者情绪。

  忍不住会从头再看一遍。

  难免心头会想,这视频到底是什么意思?

  其实一开始的视频文件是有叫大美的名字。

  可这网络上流传的视频,往往到后面谁都不知道文件名了。

  乍一看,觉得是大美培训机构的商业宣传片。

  再一琢磨,又有点像蜀川美术学院的校方宣传。

  看到最后,难免又会觉得这是万长生的个人形象片。

  可是放到网上流传开,在圈内人看来,就是不折不扣的对骂!

  骂的就是那群孤芳自赏的家伙,故意把艺术圈子搞出门槛,让艺术成为他们赚取利益的自留地!

  更骂的是那些成天只知道吹牛逼的家伙。

  因为在视频里面,只有踏踏实实的干。

  实干兴邦的真实写照!

  那么多大一大二的美术生,感觉镜头转过去他们还是艺考生,脸上还写着稚嫩和懵懂。

  下一刻就已经站在讲台上开始指导别人。

  也许就是这种身份的转换,让这些美术生脱胎换骨得非常厉害。

  他们几乎是主动的在接受这种蜕变。

  完全不像是以自由散漫、自我意识强烈著称的美术生,反而整个片子里面,最恣意轻狂的反倒是那个喝了两杯有点呱噪的万长生!

  显得无比可爱的万长生。

  原来人前冷静沉着的万导演,背后是这个样子啊?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美时代,大美时代最新章节,大美时代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