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纪元1912 第228章 难题(3/3)

小说:新纪元1912 作者:无语的命运 更新时间:2022-06-01 20:39:13
  

  一战的市场的确非常大,可市场也只有那么大,到年底,当今年连云和国内新建企业的投入生产之后,不仅意味着明年年初,国内轻工机械将填补国内市场空白,甚至还会在欧洲、南洋、印度、非洲、南美同日本企业竞争,到那时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日本人会不会寻个借口侵入连云?

  尽管这一切都是未知数,都是不可确定的未来,但是这个风险却不是自己所能担负的,如果战争不可避免的话,那么就只有一个选择,让战火在远离连云的地方燃烧起来,只有如此才能保全连云。

  可如果战争真的进行一年,不等欧战暴利的到来,自己就会被军费支出拖垮,至少会拖累连云的发展速度,事实上,为了准备青岛一战,自己已经牺牲了一座制药厂、一座染料厂,这意味着,原本年底可以大规模出口的西药、染料,将会拖到明年十月份。

  十一个月要亏上多少钱?

  一百万、一千万,甚至可能会更多

  “他娘的日本鬼子,这次老子是亏大发了”

  尽管知道青岛之战不可避免,但想到自己的亏损,李子诚的心头还是一紧,这次当真是亏大了。

  亏了几千万是小,可若是因此没能彻底抢占欧美药品、染料市场才是大啊那可是一年几亿,甚至十几亿的暴利市场。

  “怎么样?光甫,能不能给我挤出来一千五百万,实在不行,一千三百万也行”

  面对被自己从连云港请来的陈辉德,李子诚面上堆着笑,语中带着一丝商量的口吻。淮海实业储蓄银行,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以及陇海的融资机构,就像大洋保险公司一样,最初的出发点就是为**、陇海融资。

  “董事长,现在淮海银行券的准备金只剩下不到6800万元”

  陈辉德如实的提醒着眼前的董事长,尽管他坚信银行绝不是政府的出纳,可眼前的这位董事长却从来都是以**公司或陇海公司的名义从银行借款。

  “可是淮海券的发行量却达到一万万六千万五百万元之多,目前淮海有三百六十家分行,假如现在发生挤兑风潮,以淮海的准备金,只能说可勉强应对,假如公司再借款一千八百万元,那么,我们就不得不考虑银行风险”

  作为淮海银行总经理的陈辉德又岂会不知道,**、陇海借款借的可不是淮海印钞局印制的“淮海券”,而是能从国外购买机械设备的真金白银。

  “那么再发行两千万的纸币吧,光甫,看看想想办法,动点脑子,若是说你陈大财神都没办法,我可真不信啊”

  尽管自己持有淮海银行95的股份,但对于银行,李子诚却压根不能强制,事实上,这是当初聘请陈光甫主持淮海银行的一个条件,办一家真正自主经营的商业银行,而陈光甫从未有负过自己的信任,淮海银行创办不过一年,可却于全国建立三百六十家分行,淮海券发行量从千万元,直至现在近一亿七千万元,这个数字甚至超过欧美外资银行银元券发行量。

  也正因如此,自己才会坚持不干预银行运营,每一次贷款自己都会拿出相应的产业作为抵押,很多规矩是不能坏的,尤其是在商业运营上,如果自己不遵守规矩,那么就别指往把这银行做大做强。

  “这样吧,我把远洋公司拿出来做抵押,光甫,帮我个忙”

  “董事长,五百万,最多只能拿出五百万,我们要考虑到可能发生的挤兑,尤其是你在做出那个决定之后”

  看着董事长,陈辉德的语气显得颇为为难,他必须要考虑到银行的信誉。

  “董事长,假如连云未曾卷入胶澳一事,那么即便是从准备金中取出两千万元,也未尝不可,可,”

  话声略微一沉,陈辉德显得有些无奈,他知道董事长在胶澳一事上做出了重大的决定,也正因如此,他才会这么为难。

  “从所周知,淮海的根本在连云、在陇海,而现在陇海卷入胶澳一事已成定局,若淮海银行稳,未来每月可向董事长输资数百万元,以助军需,可若他日有人借胶澳一事,煽动挤兑之风,而淮海银行又无银可兑,到那时银行苦心经营之信誉,即将毁于一旦,还请董事长体谅”

  陈辉德的话只令李子诚的眉头微微一皱,然后整个人陷入沉默之中,陈辉德的担心有他的道理,只要淮海银行在,银行的信誉在,自己在未来才能用“纸”去支付军饷、采办物资,可若是银行的信誉没有了,到那时,可就不是几千万的事情了。

  “金融战……”

  尽管陈辉德没有明确道出他的担心,但李子诚还是知道他的担心之处,他是担心到时会有人借此发动一场针对淮海的金融战,而淮海银行可以说又是自己最重要的,也是唯一有效的融资工具。

  (第一更,五千字的大章啊呒呼,今个虽是愚人节,无语可没跳票啊望各位大大投票加以鼓励)。.。

  更多到,地址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新纪元1912,新纪元1912最新章节,新纪元1912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