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纪元1912 第172章 对应之策(2/3)

小说:新纪元1912 作者:无语的命运 更新时间:2022-06-01 20:39:13
  

  而清廷对此竟毫无觉察,整个战争期间一直没有更改密码。……”

  对于任何在电讯技术中心工作的破译人员来说,他们必须要牢记这个故事,与其说这是故事,倒不如说是一个国家惨痛的记忆,知耻近乎于勇,如果说过去,中国从未曾关注过电报密码的话,那么,现在中国无疑是以一种极为偏执的态度在加强自身密码安全的同时,又不记代价的破译着各国电报,甚至通过政府行为,像日本的“中文宣战书”一样,大量设定圈套以破译各国外交电报。从而掌握各国的外交变化。

  不过,在军事电报的破译上,却远比破译外交电报更为困难,对于各国来说,军事电报密码从来都是机密中的绝密,尽管如此,可这所电讯技术中心中,依然破译了大量的军事情报,而在诸多破译工作之中,最为顺利的恐怕就是数对日军情报的破译。

  在胶澳事变期间。一直困扰陆军参谋部的问题就是无法掌握日军情报,为此,参谋部曾投入大量的人力用于破译日军电报密码,但进展一直不大,直到岚山战役结束后,在打捞日军沉舰、沉船时,却意外的发现了未及丢入大海的密码本,由此才会取得真正的突破。而对日军电报密码的掌握,更是技术中心的绝密。

  在过去的两年之中,尽管日军偶尔更新密码,但是那些密码却大都仍然以旧密码的组合规律加以修改而成,因而可以快速破译其绝密的军事电报,可以说在过去的近两年间。日本军事情报对于中国而言,几乎就是单向的透明。

  上午,依如往日一样,在技术中心的地下室内,电报机的哒哒声是这里唯一的声响。上百台收报机内不断的喷吐着传送纸带,这些纸带会根据分类迅速发往各个破译组,对其加以破译。…,

  “调……动……”

  在其中的一间破译室内,一名译电员参考着密码本,不停的破译着手中的电报,而电报的内容却让他整个人一愣。这是一份军事调动的命令,而与过去日军的动向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军事调动,却并不是日本国内内部的军事调动,而是向关东州增派部队的调令。

  几乎是在第一时间,他便意识到这份电报的重要性,就在他举手向长官报告时,与他隔桌相对的另一名译电员同样举起了手来。接着又是数人,这是前所未有的画面,走出办公室的军事长官先接过一份电报,他的脸色一变,随后又从另一人那里拿过一份电报,电报的内容不同,但是却让他的神色变得更加严肃了,因为……

  “每一份电报都指向一个目的日本正企图在南满地区挑起新的冲突”

  看着面前的少爷,李四勤用一种极为平缓的语气说道。

  “新的冲突……”

  眉头微微一扬,李子诚又一次看着手中的这几份日军电报,现在,电讯技术中心是由特勤局和军事参谋部共同管理,除去这几份军事电报之外,还有几份要求南满铁路沿线加强防御的命令,正向李四勤所说的那样,日本正准备在那里挑起新的事端。

  “我们必须要做好的防范准备。”

  肖潇看着总理说道,国务院并没有军事管辖权,不过作为内务部下属的内务部队司令官,肖潇却掌握着十二万内务部队,这些最大编制不过只是总队,也就是一个加强团的内务部队或许看似战斗力不强,可是却是精锐的轻步兵部队,可以说是国务院手中的一柄利剑。

  现在,在获得这些消息之后,李子诚自然需要和自己的军事幕僚长、内务部队长官商讨这一问题,而肖潇在得知这一情报之后,第一个反应就是必须要立即作出反应。

  “我个人认为,考虑进一步增强在辽宁、吉林一带的内务部队,嗯……”

  思索片刻,肖潇又补充道。

  “鉴于目前陕西、甘肃两省匪患基本剿清,地方亦得到增强,因此可以考虑将陕西、甘肃两省的第二十一、第三十三总队调往辽宁……”

  在肖潇提起这个的时候,李子诚却是的沉默着,此时在落地长窗的外面,豆大的雨点不时的落下,不可否认,这场夏日的大雨是令人讨厌的,这绝不是什么好天气。

  “增派部队……”

  沉吟着,李子诚将他的手搁在他身前鼓鼓囊囊的文件夹上。这么一份协议草案是在去年在同各省代表的会谈中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逼出来的。

  向各省派出内务部队,岂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好不容易逼出了这份内务部队派出的协议,实际上是中央和地方的妥协,按照协议规定,每个省最多只能驻防一个总队。即不超过4500人的内务部队。

  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内务部队之所以驻有五个总队的内务部队却是因为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其位于边境地区,二是因为蒙匪侵害,为此经过多方协调,三省方才同意另驻两个总队的内务部队,现在如果冒然增派两个总队差不多近一万人,会不会引起地方的反弹?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新纪元1912,新纪元1912最新章节,新纪元1912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