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国开始的诸天 457、治天灾,更治人祸(求全订)(1/2)

小说:从民国开始的诸天 作者:黑心师尊 更新时间:2024-02-19 22:52:34
  x,最快更新从民国开始的诸天最新章节!

  从民国开始的诸天正文卷457、治天灾,更治**关中降雨二尺三寸导致关中大旱。关中大旱杀不死人,但导致旳粮食减产却会饿死人。所以想做成这功德事,可从祈雨术入手,亦可从解决粮食危机中入手。

  而解决粮食危机……,方法很多。

  并不一定需要法术。

  ……

  过了四月份,无人注意到,今年的春雨日渐稀疏,一些小的水脉渐渐干枯。只有河浇地的良田可得幸免,而位于塬坡的旱地禾苗则缺水缺的厉害。从四月份开始到五月份,雨水只下过三场,总计未过一辰便已终了。

  “只能看五月份了,要是五月份再不下雨,今年必定是个灾年。历年大旱必有蝗灾……”

  含元殿内,众宰执议论道。

  自李世民登基以来,励精图治,贤明爱民,政事堂的众相亦是不简单,房谋杜断自不必说,长孙无忌、魏征等人都是能臣。

  所以关中一有旱灾的苗子,就被这些贤臣所发现,从而准备预防的措施。

  得知将有旱情发生,并不是什么天方夜谭的事。例如农谚有云:“芒种刮北风,旱情会发生。”、“冬至有风冷半冬,冬至无雨一周晴,冬至有霜,来年旱。”

  “关中乃是粮仓,虽可从巴蜀、豫州、江南等地调来粮食。但各地来报,今年不仅关中一地减产,其余各地亦不容乐观,况且从各地调粮,所费必定糜多……”

  房玄龄忧心忡忡道。

  关中是粮仓,秦汉周隋皆依仗于此,一统天下。但统一之后,长安作为都城,不仅养着大量的宗室、权贵阶层,而且有大量服务于权贵阶层的奴婢、仆从、牙兵等等,除此之外,不提生活在长安附近的百姓、商户。单是长安南北衙的重兵,就不是一个小数目。

  故此,皇帝往往到了灾年,会到洛邑就食,来缓解关中的粮食压力。

  关中大旱,对于唐朝中枢,绝对是个不容乐观的难题。

  “命朝中有品官员上奏疏……”

  “议此旱灾。”

  坐在龙椅上的李世民,听到这些话,眉宇深皱,沉声说道。

  偏听则暗,兼听则明。

  这是他一直坚持去做的事情。

  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让朝中官员上奏折议政。不仅是为了解决政务问题,也是借此挑选出有才干的官员。

  “陛下圣明。”

  众相噤声,施礼道。

  作为门下省的左拾遗,皇帝的近臣,白贵自然也有上奏疏的义务。

  旱灾,在后世已经有了比较齐备的应对方法。

  他只需择抄,并且上奏就可。

  别看这没有祈雨术来的厉害,可天灾往往伴随着**。按照后世应对旱灾的方法,就可将损失降到最小。而这点,也是作为人臣,最应该做的事情。

  先进的管理经验,本就是一种科学,到哪里都不会过时。

  而完成这点,白贵就可名留青史,著书立传了。

  干旱是厉害,但用作植物灌浇的水,如果按照传统农业,蒸腾作用下,植物散失的水分约为根吸收水分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在封建社会,虽达不到后世沙漠某国用滴灌技术对水的高度利用。但借此保住一部分粮食,减少减产亦是可行之事。

  操作很简单,利用沙漠收集露水的知识就能做到。

  这只是白贵在奏疏中提到的一个方法。

  粮食既然已经保住了一部分,不至于减产太过厉害。那么其次,就是尽量减少因旱灾导致的饿死人口,那么这一点可从口粮上入手……。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民国开始的诸天,从民国开始的诸天最新章节,从民国开始的诸天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