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次子 第四百三六章 胡惟庸失败的造反(1/3)

小说:大明次子 作者:西关钛金 更新时间:2024-03-13 11:34:46
  x,最快更新大明次子最新章节!

  朱元璋一道旨意,五军都督府的所有官员,在不到半个时辰内全部进入了宫中,这个情形是真的让胡惟庸大惊失色,当知道五军都督府的官员全部都进宫之后,胡惟庸就已经知道自己已经是死地了。

  只是胡惟庸完全想不到,这样的结果,他胡惟庸连挣扎一下的资格都没有,明明自己已经不知道塞了多少银子给这些将领,这些将领也是对自己做足了保证,说一定会支持胡惟庸。

  但是现在的结果就是,朱元璋一个宣旨,那些当初对胡惟庸信誓旦旦的将领,全部没命一样的进宫了。

  这就是胡惟庸的失算之处,他高估自己,也低估朱元璋了。

  众所周知,历史有着上下五千年,而绝大多数都处在王朝统治时期。不过在历史长河当中没有任何一个王朝能够经久不衰,皇帝自然也是轮流做。

  王朝的更改除了敌对势力之外,还有内部势力,其中藩王是最有机会造反的人。在历史当中最著名的就是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以及朱棣的靖难之役。

  不过这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是造的父亲李渊的反,而朱棣的靖难之役造的确是自己侄子的反。

  李世民想当皇帝所以直接就弑兄,逼迫李渊退位。而朱棣有当皇帝的野心却不敢在朱元璋在位时候放肆,只能等待侄子继位后,伺机发难。

  为何李世民就敢造李渊的反,而朱棣却不敢造朱元璋的反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李渊和朱元璋不是一个层面的人。首先说李渊,唐朝能打下天下,靠的不是李渊,而是李世民,李建成,李秀宁等人。所以李渊的威望不是很高,低下的能臣武将虽然忠于皇帝,但也各自有着自己支持的人。其中最大的竞争就是太子李建成,硬要算的话,最多再加上弟弟李元吉罢了。

  李渊没有能力,而有竞争力的也只有两个人,所以除掉李建成和李元吉相对很简单,于是玄武门之变就诞生了。李世民一举拿下李建成和李元吉,并且逼退李渊。

  李渊自己也知道自己没什么能力,而且李建成和李元吉已死,其他儿子还很小,只有李世民能继承皇位,所以就成了太上皇。

  说白了李世民敢造反,一是李渊没能力,二是竞争力小好除掉,三是威望足够高。

  再看朱元璋,明朝能大小天下靠的全是朱元璋。朱元璋能从微末之中崛起,打败蒙古的百万大军,能力之高毋庸置疑。建立明朝之后,朱元璋的威望成几何倍数的增长。

  因为在元朝,汉人的地位非常低,但基数非常大。建立明朝之后,汉人又恢复了正统的地位,汉人百姓自然会爱戴这样的皇帝。

  朱棣本身的能力也够,但他只是防守北边的疆域,南边的人对于燕王朱棣很少了解,威望不够这是其一。

  再其次就是竞争力非常的大,不说最受朱元璋喜爱的太子朱标,光是说那些藩王就非常之多,有实力的也不在少数,竞争力多这是其二。

  最后就是朱元璋直接把朱棣限制的非常死,让他没有任何的威胁,朱棣也不敢有任何的动作。直到朱元璋驾崩之后,朱棣才有时间发展势力,最后才有了靖难之役。

  所以说,你胡惟庸到底算个什么东西,也敢和朱元璋一较高下,简直就是自寻死路。

  朱元璋如何用16年就迅速建立大明帝国?纵观历史,朱元璋得国最正,全靠朱元璋一个人打出来的,胡惟庸以为靠一点点的银子就可以笼络住民心?

  简直就是痴人说梦,而胡惟庸也很就得到了他的应该有的待遇,就在五军都督府的将领全部进宫之后,随后应天府门全部紧闭,锦衣卫一炷香的时间出现在了胡惟庸的府前。

  朱二虎看着胡惟庸冷冷的说了一句:“胡相,陛下有请...!”

  胡惟庸听到了朱二虎这个话之后,全身一冷,要知道本来胡惟庸已经准备好了赴死,可是现在却不知道为什么感觉到了一丝胆怯。

  胡惟庸以为自己跳出了朱元璋的五指山,可是殊不知他从始至终一直都是被朱元璋利用的对象。

  何时利用的...很早很早,洪武初年的时候,朱元璋就开始寻找自己可以利用的人,因为朱元璋要对付刘伯温刘基,对于朱元璋来说,他对刘伯温是忌惮的,有人会问,朱元璋为什么会忌惮刘基。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次子,大明次子最新章节,大明次子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