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次子 第四百三六章 胡惟庸失败的造反(2/3)

小说:大明次子 作者:西关钛金 更新时间:2024-03-13 11:34:46
  

  你想想,在以往的军事行动中,他想到的,刘基也想到了,他没想到的,刘基也能想到。

  他明白刘基的权谋之术和心狠手辣更在自己之上。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所以他得想办法把刘基送走。

  但是考虑到刘基在朝野的影响力,朱元璋是不能冒天下之大不韪亲自动手,他只能借助他人之手,很幸运胡惟庸成为了他的刽子手。

  为什么是胡惟庸呢?

  其实是谁并不重要,只是胡惟庸恰好坐到了这个位置上,方便行事而已。

  当然,最重要一点是此时的胡惟庸还很嫩,不会对朱元璋产生威胁。

  但是,胡惟庸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认为这一切都是自己的能力和功劳。

  不过,此时的他还没有飘,胡惟庸还是一直乖巧懂事的听着朱元璋的话,如果他可以一直这样,那么朱元璋不会杀了他,可是洪武六年,胡惟庸成功挤走了朝堂之上另一丞相汪光洋,独揽丞相大权长达七年之久。

  终于,胡惟庸的心境开始变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感觉太好了,于是乎,他开始贪污受贿,结党营私,甚至敢于挑战朱元璋的权利。

  朱元璋一直都是默不作声,甚至忍气吞声,这一下胡惟庸感觉自己好像更行了。

  因为谁都知道,按照朱元璋的脾气秉性,谁让他不舒服,他就办谁才对。

  可是现在,自己却可以让朱元璋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甚至对自己退避三舍,胡惟庸感觉自己可能真的已经很厉害了。

  殊不知,朱元璋之所以能忍他这么久,其实是有一个更大的所图,这个所图甚大,不只是要办了胡惟庸,而是要扳倒胡惟庸身后的庞然大物。

  那胡惟庸深厚的庞然大物是什么?是李善长?是淮西集团?

  当然都不是,扳倒这些,于朱元璋而言犹如捏死一只蚂蚁一般简单。

  他真正想要扳倒的是沿袭千年之久的丞相制度。

  那朱元璋为什么要想法设法取消丞相制度呢?

  这还得从朱元璋的个性说起。

  朱元璋是一个权力**很大的人,他认为天下是自己打下的,为什么要分权给丞相,让丞相束缚住自己的手脚呢?这太让他不舒服了。

  他是一个从不妥协的人,只要有人或事让他不舒服,他就会办它。

  但是丞相制度由来已久,无论是大臣还是老百姓都认为丞相有存在的必要。

  所以,朱元璋要取消丞相制度,就要找一个理由。

  而胡惟庸此时占据相位,他这样无德的人肆意妄为正好为他提供了一个借口。

  扳倒胡惟庸就可以顺势取消丞相制度。

  只是胡惟庸一直都不知道自己原来早就是朱元璋准备好的一颗棋子,他自己还自鸣得意,胡惟庸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让自己可以和朱元璋扳扳手腕。

  他左思右想,终于想到一个对策,那就是拉人下水。

  他认为人多力量大,当朝堂上都是自己人的时候,他就可以把朱元璋架起来,让他成为光杆司令。

  他的想法很靠谱,但还是轻看了朱元璋,他从来就没有真正了解过朱元璋。

  当然,他的拉拢策略还是很成功的,被他拉下水的人其中就有吉安侯陆仲亨、御史大夫陈宁、都督毛骧等一批重臣。

  当然,光这些人还不够,他还要拉一个公爵下水,没错,这个人就是他的老上司李善长。

  一方面,李善长德高望重,是资深的老臣,影响力比较大,很有话语权,但是李善长能被他轻易拉下水吗?显然不能。

  李善长不像胡惟庸那么蠢,他亲眼见证了朱元璋扳倒了一个又一个枭雄,从尸山血海中站立起来。

  他是真正了解朱元璋的,他知道十个胡惟庸绑在一起也不可能斗得过朱元璋,所以他果断拒绝了胡惟庸的邀请。

  但是胡惟庸没有放弃,他玩起了曲线拉人策略,既然不能直接拉李善长下水,那就从他身边人下手吧。

  李存义是李善长弟弟,也是胡惟庸的儿女亲家,于是他打起感情牌,成功把李存义拉下水。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次子,大明次子最新章节,大明次子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